原标题:工作量增加反被扣钱 “较真”女工为18元工资投诉老板
据《劳动报》报道,继去年前来投诉之后,德伟包装公司的冲床女工王荣兰再次向《劳动报》投诉企业随意扣发其工资,她在维护权益时还被威胁“走人”。而对此说法,企业却连连喊冤,声称这么多年那么难搞的就碰到这么一个人。记者在采访中逐渐了解到,其实双方争执的导火索仅仅是18元,那么是何原因,让区区18元掀起了如此“轩然大波”?
职工投诉
工作三年后才签合同缴社保
王荣兰自称读书不多,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很多涉及自身权益的法律常识还是知道的。“我读书不多,说的都是老实话,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一点不瞎说。如果不是实在气不过,不会特地找到这里来。实际上我去年也打过电话,报社帮我解决了问题,所以我信任你们,就又来了。”采访过程中,王荣兰说自己是上海德伟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里为数不多的老职工:“我从2009年9月就进了这家厂,一直做到现在,厂里人员流动频率很高,基本都是新面孔,就数我做的时间最久了,所以很多事情我一清二楚。”做了将近四年时间,让王荣兰觉得气愤的是,作为一名老员工,以前没有签过劳动合同,缴过社会保险,直到去年才和新进的员工一起签了自己在公司里的第一份劳动合同。
王荣兰向记者介绍,公司规模不大,真正从事车间工作的加上她也就十来个人,除了两个做大机器的工人,其余的基本都是做冲床的,压制一些塑料包装制品。“我做了四年,前三年连劳动合同都没签过。去年我打电话到你们报社,后来公司就开始跟我们签合同,我虽然认字不多,但合同内容也看得懂一点,基本上就是每月按照22天计薪,工资1700元之类的,反正都符合国家规定,所以我就签了字。”王荣兰反映,按理说签好合同要给我们一份,但企业把合同收走后就没了回音,至今她都不知道劳动合同何时可以交给她。
“除了没签合同,前面三年,社保也没帮我们缴。早些时候,公司怕做大机器的工人出事故,所以就给这两人买了保险,其余人都没有社保。也是去年我投诉之后,具体时间记不太清了,大概是8月份开始,公司才给我们缴纳社会保险,后来新进员工也都有了社保。”前三年的权益缺损让王荣兰这个老员工一直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公司的回报不对等。
周六上班却不算加班
王荣兰说,包装制品的生产线也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年初总会忙上一阵。“今年一月份,我们几乎全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正常上班不算,下班后还要赶工,差不多每天都是早上8点做到晚上8点。”对于订单多工作量大,王荣兰本没有多大意见:“我们通常夏天会稍微闲一点,这都很正常,每年都这样,关键是计薪的方式不对,公司实行的标准跟法律规定的完全不一样,跟当初劳动合同上说的也不一样。”
“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基本工资都是达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的,但是劳动合同上说的是每月22天,我问人家,人家说,法律规定的是21.75天,可是我们是26天。”按照王荣兰的说法,德伟包装有一套不同于法律确定的计算标准:“人家一个月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五,超出的星期六星期天都算作加班,我们一个月的规定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六,只有4个星期天才算加班,星期六跟平常的工作日一样,从来没有加班费。”王荣兰告诉记者,他们的工资按日计算,每天是65元,星期天上班工资翻倍,是130元一天,即使星期六上班也是65元一天,而且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8个半小时。这么算来,要拿到基本工资1700元,其实工作时间是大于法定标准。
王荣兰承认,公司在基本工资之外还特别考虑他们的一些津贴,比如冲床费、高温费,“但我那么多个星期六上班都没有加班工资,这有点太说不过去了吧。”
讨要被扣的18元老板儿子叫我走人
这些不满虽然一直积蓄在王荣兰的心里,但对于生活捉襟见肘的她来说,从未想过放弃这份赖以生存的工作。“我公公偏瘫了七八年,都是我丈夫带在身边照料,直到今年年中的时候,公公刚刚去世,他每月的医药费、生活费全靠我和丈夫两个人,直到现在还欠着人家8000多元。我自己的父亲也患上了脑梗,母亲行动不便,虽然我是女儿,但多少也要贴补点。我儿子还在天津读大学,他每回来一次都要带走一万多元,家里从来没积蓄的。”也正因为如此,当王荣兰发现自己的工作量增加,公司非但没奖励,反倒扣了她钱时,她的怒火连带着以往的不满一起爆发了。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来了个年轻的小姑娘做冲床,她只有18岁,年纪轻嘛手脚肯定比我们麻利,我们大多上岁数了。上两个月她做得多,公司多给她奖金,我也不争这些,可是因为她做得多,连带把指标一起提上去了。以前我们每天大概冲6500到7000下,现在每天都要冲9000多下,我也没比她少冲多少,公司就扣了我18元。”王荣兰说,虽然扣的钱不多,但她找老板儿子谈的时候却闹得很不愉快。“他说我做得没人家多就该扣钱,今天扣你18元明天就能扣你180元,你要做就做,不做就走人。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了,就该被淘汰。”
王荣兰不解,自己也不是干得不卖力,做活总归有快有慢,而且她也没少做多少,怎么就扣钱了?而且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总不能来个年轻人越做越快,标准就越来越高,比他们做得慢的就该扣钱,总有个合理的限度吧。”
记者调查
我是老板我说了算
对于王荣兰的投诉,记者赶到位于嘉定的德伟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采访,门卫大伯表示老板和他的儿子都有事外出了,不在厂里。当记者百般交涉,终于获准放行进入厂区寻找车间负责人时,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怒气冲冲地表示:“怎么能随便进人家厂里,哪有你们这样的,你们不要在这里影响工人工作,这里没有负责人,负责人都不在!”一边骂骂咧咧地责怪门卫随便放人进来,一边将记者赶至门卫室:“你们就在门卫室等老板来。”当记者表示已经跟老板沟通过,他承诺会安排人员接待时,该工作人员又表示:“老板自己来接待,你们就在门卫室等吧。”
在等了许久不见老板影子后,记者再次拨打老板电话,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当记者换了同行的摄影记者的手机拨打后,电话通了,老板称在外处理事务,没空,“有事要么去找劳动局,要么去找派出所。”当记者询问他什么时候回公司,他表示:“至少两个小时。”
被涮了一回的记者并不死心,两个多小时后再次拨通老板陈伟德的电话。电话那头陈老板起初并不愿意多说,在记者表明态度之后,他解释了王荣兰事情的整个过程。“她是因为被扣钱了,心里不舒服,我也跟她说了,有什么不痛快的可以说出来我们再作调整,干活归干活。她自己就当着我的面说她不干了。”
记者追问:“不是你儿子叫她走人不要干了嘛?”
“他们争执的那天我正好不在,也不知道具体情况,而且我才是老板,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我儿子说了算,现在我还在,还是公司里的负责人,王荣兰当着我的面说她自己不干了,我们没有开除她。如果要开除她早就让她走人了,不会等到现在,我们公司也要用人。”
扣钱因为换了计薪标准
至于为什么扣工资,陈老板的解释是:“以前我们公司实行的是大锅饭,有饭大家一起吃,但是现在房租、人力成本都在涨,还吃大锅饭不行了,所以公司对计薪标准进行了调整。以前是按天计算,现在是计件制,有一个定量的标准。”陈老板表示,扣钱是因为王荣兰没有达到定量的标准,如果她对这个标准不满,也可以再沟通,“她如果觉得活多了,干不了,可以跟我们说,换去做食堂的工作或者门卫的都可以商量嘛,结果她不要商量就直接说不干了。”陈老板认为,导致这起争议发生的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王荣兰接受不了计薪标准的调整,“我们也不是要扣她这点钱,我多这点钱也干不了什么事,她多这点钱也发不了财,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就看怎么解决吧。她提出的条件能接受的我接受,不能接受的她申请仲裁什么都可以,我们一直规规矩矩做事,从来没有争议,那么多年也就她一个。”
“你们以前实行的是……”
“以前是综合计时制,现在是计件制。”
“综合计时的周期多长呀,这个都到劳动部门申报过了吗?”
“就是按天计算呀,综合计时申报过。”
“那后来公司什么时候实行的计件制?”
“这个企业内部刚实行,就这个月开始。”
周六的加班费全算在了奖金里
当记者提出王荣兰反映加班费的问题时,陈老板似乎早有准备:“我们这个活有时候忙需要加几天班,有时候空点,但加班时间肯定不多的,一个月下来,星期六加不了几次,两三天顶多了,星期天基本都不安排,就算有也会给加班费。多劳多得嘛,做得多他们自己收入也多。”
“王荣兰提出的就是星期六老加班的问题。”
“星期六这个我事先没跟他们说,我们每个月都有奖金津贴的,星期六的加班费都算在奖金里一起发给他们了。其实我们公司对员工不错的,每个节日都给补贴的,还有高温费,去年给600元,今年也调整到800元了。”
采访中,陈老板爽快的回答让记者产生了新的疑问:不是综合计时制吗?为什么会有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费的说法。
公司流动率高去年开始都缴社保
对于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的问题,陈老板毫不避讳地说:“我们都是小企业,干活的就十来个人,今天你来了,没做几天就走了,我们帮他们办社保忙进忙出的真是折腾死了,从去年开始,我们所有员工都有社保了,毕竟这对我们自己也有好处嘛,万一发生点事故,小企业可承担不起,有了保险(社保)就好很多了,也是帮我们企业减轻负担。”
“之前几年都没签劳动合同、没缴社保吗?”“有的,从去年开始都有的。”
特殊工时制并未报批过
为了弄清德伟公司实行的究竟是哪种工时制度,如果确为综合工时制,计算周期又有多长,记者之后又联系了德伟公司所在的区劳动部门,得知记者的用意,该部门的工作人员立即从系统中查询相关信息,但在反复搜索了几轮之后,确认德伟公司并没有申请特殊工时制的备案。
专家观点
实行综合计时制并非企业说了算
长期从事法律咨询工作的劳动法专家周斌介绍,综合计时制作为一种劳动用时标准,以前主要在交通、铁路、航空、建筑、制盐、制糖等行业实施,因为这些行业中的一些企业的部分岗位,其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所以采用了以周、月、季度、半年、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通常,企业要实行综合计时制需要经过劳动部门的严格审批,但综合计时制同样要受到法律的限制。原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明确规定:“依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采用的是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职工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此外,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2条明确:“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的,要依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报酬。”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是否实行综合计时制并非企业说了算,还要经过劳动部门的审批才可实施,一旦审批通过,就不存在周六周日上班支付加班费之说了。陈老板的一系列说法表明了他对综合计时制的了解尚需补上一课。
计件定额标准当通过民主协商
律师林峰解释,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增进职工间的竞争本没有错,但在实行计件工资时,也需要遵守法律规定,计件制的定额标准并非随便找个参照这么简单。按照《劳动法》第36、37条规定,企业必须本着先进、合理的原则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保证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能够完成的劳动定额,对计件单价进行合理的折算,使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不能低于月最低工资。此外,《劳动合同法》第4条还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倘若德伟在制定定额标准前,通过了民主协商,告知了职工,那么就不会存在王荣兰的争议了。
林峰建议企业在制定计件定额时通过协商的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并折算出每道工序(或每件产品)的计件单价,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告知每位职工,这样可以进一步规范计件工资制度,切实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不能随意克扣职工工资
劳动法专家黄一峰补充:“工资”的法定名称是“劳动报酬”。在劳动中,劳动者付出劳动力,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过程就履行完了其劳动义务,也同时取得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一规定是对劳动者获得工资报酬权的法律保护。用人单位扣发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有两方面的标准,一是看劳动者是否提供了正常的劳动;二是看用人单位是否有正当的理由。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劳动者个人所得税;(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保险费用;(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此外,根据劳动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减发工资的情况也不得视为克扣工资:(1)国家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5)因劳动者请假等原因相应减发工资。显然,德伟公司扣发王荣兰工资的理由并不在代扣、扣发、减发工资的法定范围内,因此单位单方面调高的定额标准,不能作为扣发职工工资的法定理由,即使是区区18元,也是违法的。
来源:东方网
编辑: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