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通过发改委、能源局、商务部各部门通过长达数月的研究,有关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权进一步放开的政策文件,已基本完成征求意见,有望今年底或明年初下发。这成为了继成品油价格上调窗口开启之后国内能源业的又一聚焦点。中金石油化工相关负责人认为,成品油进口权的进一步开放,将有助于中国争夺世界能源话语权。
两伊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无一不说明,石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能源。然而在国际能源领域,中国还是一个新手,尽管已经是世界油气市场最大的国际买家,但缺乏相应的话语权。
中国主要的能源品种,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方面的储量和产量都非常可观。同时,也是光伏、风电,核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新锐,中国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就实现了能源,特别是石油产品的自给。但是,基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决定了中国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这一事实。随着中国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在能源上消耗也随之增大。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处在爬坡期,也就是说中国能源消费未来还有增长的空间,还没有达到增长的平台期。所以,尽管中国的能源品种、储量和产量总数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国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与消耗大国,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在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话语权的世界经济圈内,能源的对外高度依存决定了中国在世界能源的低话语权。
中金石油化工的专业人士认为,石油是一种特殊能源,既不可再生,且在当前的科技下尚不能被完全替代。因此,赢得石油,是赢得话语权的必经之路。放开原油进口权,不仅能刺激国内积极投身于原油外购,中国企业对于国际原油的消费能力将大幅增加,而且一旦政府逐步完善原油进口机制,统一协调管理,那么将极大地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原油乃至能源市场的竞争力,对于中国的能源战略是极大的支持。所以,进口权的开放,不仅是对中国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能源格局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