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人重返“课堂”,终身学习成时尚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何冰 2014-01-05 22:22:05
时刻新闻
—分享—

  当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院的刘乐庆第一次走进蓟门里社区参加志愿助老活动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老人们在志愿者辅导下,麻利地使用电脑,看新闻资讯、购物、视频聊天……场面其乐融融。“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北京的老人就是不一样。”刘乐庆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做公益的乐趣,室友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也都参与到科技助老行动中来。刘乐庆在活动中融合了北语的特色,带一些外国志愿者参加活动,组成了一个小联合国,打算为老人们开设外语‘课堂’,让老人们学习外语,在使用电子产品这一类东西时就更加游刃有余。

  北京林业大学志愿者教老人插花艺术

  作为科技助老志愿者组织“夕阳再晨”的一员,刘庆乐还是“青春伴夕阳”孝心微行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上面的情景成为全国30所高校、近百万大学生的代表参与 “青春伴夕阳”孝心微行动实践的缩影。

  北京邮电大学志愿者与爷爷奶奶共同学习演练急救常识

  “青春伴夕阳”孝心微行动由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主办,京都念慈菴总厂有限公司协办,自今年5月份以来,在全国30所高校开展了“尊老、敬老、孝老、助老”活动,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所长,给众多老人带来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让老年人感受到来自年轻人的关爱,让老年人远离孤独,更重要的是通过教授老年人一些技能,让老年人也享受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生活便利,让“老”“青”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让老年人有更多的精神寄托,从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让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为老年人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外部动力,使老有所学,学为结合,以学促为,形成一道“终身学习”的靓丽风景线。

  华南师范大学教爷爷奶奶健心健康操

  据《渤海早报》报道,近六成老年人急于让自己脱离“现代文盲”,以便更好地与子女等年轻人沟通交流,不至于OUT了,实际上,终身学习正在从口号变为现实。蓟门里社区的刘奶奶是刘乐庆志愿服务的第一位老人。刘奶奶学电脑的初衷是想方便与孩子们联系,通过学习上网,她发现跟孩子聊天的话题也多了,也学会了发帖,大学生志愿者的“终身学习”服务让她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更多大学的大学生也在帮老人学习,为老人“授业解惑”。老人重返“课堂”,认真学习新知识,这或许将成为2亿老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法大学志愿者为爷爷奶奶趣味普法

  目前这样的“课堂”正陆续在沈阳、天津、西安、广州等全国各地高校开展,帮助老人学习英语、种植盆栽、插花,为老年人讲解防盗防骗知识、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等,使老人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以青春陪伴促进老人科普教育的实施。“我们号召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团队加入到持续的敬老、孝老微行动中来,鼓励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专业针对老年人特点与需求,制定持续的学习计划,并陪伴他们成功实施。期望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使这份温暖与学习知识的力量传遍全国各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何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