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吃货晒年货 越晒越欢乐 “舌尖上的过年” 香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齐思 编辑:蔡娟 2014-01-11 09:27:44
时刻新闻
—分享—

  还记得家乡的味道吗?还记得那些办年货的趣事吗?你心中最好的年货又是什么?最近新浪微博网友发起“Found最理想的年货”征集活动,众多吃货边“嗨皮”跟帖边馋得流口水。在分享各地美食的同时,网友们更是忆起儿时过年的热闹场景,以及浓浓的亲情味道。

  亲手备年货 美!

  一说起过年,人们心中似乎就有了暖暖的盼头。过年是喜庆,是热闹,更是团圆。对很多网友来说,亲人手工制作的年货,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好味道。

  网友“游手好闲的ivy范小坤”想起了外公做蛋饺的场景:拿出一个厚实的小圆铁勺,在火上微微烤热,然后用一块肥肉轻轻在勺子里一抹,就听见滋滋的冒油声。趁热倒入一点打匀的蛋液,慢慢地晃动勺子,蛋液就成了一个个小太阳。再把用猪肉笋块香菇木耳和葱拌匀的馅包在里面,最后用手轻轻捏住。把蛋饺放在菜叶上浇上高汤,开蒸!

  网友“一棵秋天的白桦树”最怀念的是,“过年前两天晚上,奶奶带着我们一起点豆腐。热烫的豆腐出锅,奶奶带着我们直接吃带着新鲜大豆味道的豆腐,还把豆渣跟榆树叶子一起用油煎成饼吃。奶奶常说这是她年轻时过年的味道,每年她都带着我们做。可奶奶去世后,这个味道就消失了。”

  在吃货“全职宅女coco”心中,最理想的年货自然是各种自家晒制的酱油肉、酱油鸡和鳗鲞;把酱油肉切片和切成块的鳗鲞一起蒸,让肉的味道慢慢渗入到鳗鲞中,再来一份婆婆做的笋干扣肉,白米饭都得多吃几碗。

  网友“半葫芦酒”说:“我最爱爸爸在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卤上一大锅卤味,有猪耳,大肠,肉皮等等。每年秘藏一罐老卤油,卤完冷却收好下一年再用,一年比一年香,那是记忆中最美的味道。”

  正如网友“半夏望日莲”所说,年货之美在于那是对一年辛劳的犒赏。鞭炮响起福字贴好,一大家子穿新棉袄排排坐,老少其乐融融。我们爱过年其实更多的是对记忆中某种味道的深深眷恋。年货,总是幸福的味道。一遍遍挑选,一次次张罗,等候着的都是满满亲情。

  专吃专捣乱 爽!

  在很多网友的记忆里,小时候过年,大人们往往天没亮就起来准备年食,孩子们则在一边疯跑嬉戏,偶尔帮点小忙或者倒忙,趁着大人不注意从灶台上抓点好吃的就往嘴里放。网友“饭里有肉”说,“各色炸货想吃哪个抓哪个,那个滋味K记M记都靠边!”

  网友“lazy小北”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点红”。“除夕前几天,奶奶就会开始做馒头。做好的馒头堆成了小山,我就拿着芝麻壳蘸了事先调好的‘红’,往一个个白白的馒头上点,一点就是一个芝麻壳的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

  网友“肉包子姥姥v”说:“最开心的还是小时候,不干活专吃专捣乱。最爱的食物当然是油炸食品啦,我巴巴地等在油锅边上,起锅还热得烫手就抓进嘴里,带着热油的新鲜劲,好满足快活。”

  “不忍芝士”小时候最怀念的,就是去打糍粑。“全村的小孩儿一溜烟儿跑到村头一间小屋子里,里面有最古老的石臼,大人们将蒸好的糯米倒进去,我们像踩跷跷板一样踩着一头,另一头的石头就上上下下捶打着糯米。半小时后糯米就成了香糯的一整块,偷吃自然成了馋嘴小孩的乐趣。”

  “舌尖上的过年” 香!

  生活条件好了,什么天南海北的美食吃不到?但是网友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年货,还是藏在记忆深处的家乡味。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年俗和吃食,看吃货们晒自己家乡年货,好一幅活色生香的“舌尖上的中国”。

  北京网友“小橙故事多多多”说:“炸虾片儿、稻香村的点心、冰糖葫芦、成堆的干果儿和除夕的饺子都是不可缺席的成员。”

  广东网友“荣三和”力推广式腊味:“肥瘦相间的腊肉,喷香滴油的腊肠,还有嵌着金黄透亮咸蛋黄的凤凰盏。在广东特有的阴冷潮湿的冬天,焖一煲杂锦腊味煲仔饭,切成薄片的腊味满铺饭面,每粒丝苗米都闪烁着油光,此时再浇上甜酱油,肉香米香酱汁香扑鼻而来,正!”

  东北网友“耀扬的Recipes”记忆最深的年货有蒸粘豆包、灌香肠和血肠、腌酸菜、东北火锅、杀猪菜、各式糖果花生瓜子。“当然小孩们的压岁钱、新衣服、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

  台湾网友“韩良忆”说,“每年必须有的年货是乌鱼子。炭火慢烤至外微焦内油润,佐以多汁的冬季白萝卜或蒜苗,一陈一新,相得益彰,美味极了!”

  宁波网友“姓高名彩烈”说,“过年要吃咸呛蟹,而且都是重油重味的,一大早来碗清水泡饭加一两块咸呛蟹,神清气爽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齐思)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齐思

编辑:蔡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