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只见牛排不见钱” 标哥洋慈善水土不服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刘仁军 2014-06-28 10:08:34
时刻新闻
—分享—

  25日,陈光标慈善午餐现场,身穿雷锋装的志愿者接待穷人用餐。

  本报国际问题资深编辑 北大三剑客

  新闻背景

  中国企业家陈光标的美国慈善午餐25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如约举行。陈光标为这顿宴请数百人的午餐亲自挑选菜品,包括芝麻金枪鱼、牛排、浆果等;他与30多名身穿雷锋装的志愿者一道,举起“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他还与流浪汉们同唱英文歌“天下一家”。

  不过,流浪汉们是“只见牛排不见钱”。一时间,有人作嘘声,有人叫倒好,但也有人表示理解和赞许。

  标哥作秀的目的达到了

  李明波:标哥这次在纽约给人派钱,声势上还是非常浩大的。从现场来看,有很多美国穷人到场,确实吸引了美国媒体的关注。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还是挺成功的。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很多争议,美国媒体对标哥的批评比较多。

  彭玉磊:至少作秀的目的是达到了。为了搞这个事情,他事先还进行了预热。比如,在街头给穷人派钱以及让人穿上雷锋服装等。这些行动已经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报道。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活动是成功的。但我感觉,他在中国屡试不爽的一些方式在美国似乎有一些水土不服。

  赵海建:当然,标哥虽然请人吃了一顿大餐但最终并未如约给很多人派钱,这种言行不一的情况,标哥此前也屡次上演。但就这一次而言,按照标哥的说法,是因为纽约市援助会不同意把钱直接发给穷人。如果这一解释属实,针对这一结果的各种嘲讽确实不是很恰当。毕竟,标哥最终要将这笔钱捐给纽约市援助会。而且,他此前已经派过钱了。

  不能说丢了中国人脸

  李明波:不过,按照标哥之前的说法,每个人给300美元,要给1000人派,总共应该出手30万美元。但是,他承诺捐给纽约市援助会的数额仅有9万美元,省下了将近20万。

  彭玉磊:我觉得标哥有点水土不服,他的愿望和计划可能是很美好的,但他可能对美国方面的一些规定不太熟悉,最后导致这些美好的计划没有办法完全推行。比如说,他打算宴请1000人,最后只能邀请300人,因为美国警察不允许另外700人在草坪上就餐。而他想发钱的愿望,也因为纽约市援助会而泡汤了。如果仅因为这两点挨批的话,标哥有点冤。

  赵海建:但从另一方面讲,标哥至少做了一些事情。在大街上发了一些钱,多少能给那些穷人带来一点好处。而对于那些成天在大街上游荡的人来说,这样一顿大餐也是一次难得的牙祭。

  李明波:对,标哥还为此精心挑选了一些菜肴,对于这些流浪汉来说,都是平常不容易吃到的。虽然平常也有一些机构派发食物,但可能没有标哥的标准这么高。

  赵海建:所以说,所谓“标哥丢中国人的脸”的说法不是很恰当。

  言行不一留负面印象

  李明波:但对比标哥事先的承诺和后来的行动,确实存在言行不一的现象。这说明,标哥很善于利用媒体宣传,但对西方媒体还缺乏足够的了解。

  赵海建:很多流浪汉在慈善午餐上当场吵着要钱。一些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大亨的纽约午餐会变成流浪汉对金钱的追逐。但实际上,这些流浪汉在美国的福利还不错,经常有机构给他们派发各种物资,政府也会有一些救助金。在他们眼中,这次行动可能仅仅是众多普通慈善活动中的一个。很多人可能并不认为300美元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李明波:但对一些人来说,还是不少。比如,一个越战老兵就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他宣称自己原本想拿这笔钱来改善生活的。

  李明波:按照标哥自己的说法,他这次活动的出发点是改变中国富豪在美国的形象,因为很多人认为中国富豪是暴发户,是土豪,也不是很重视慈善事业,形象不是很正面。出发点虽好,结果却并不理想。至少,他的言行不一会加深美国人对中国富豪的负面印象。

  彭玉磊:虽然标哥尽力迎合西方人的习惯,结果在言行不一方面出了问题。在西方社会,诚信很重要,诚信缺失会掩盖他此前做的事情。

  李明波:对,在西方文化里面,诚信受到普遍的重视。

  应让中国慈善走出去

  赵海建:但我觉得,标哥说的有一点很有道理。在以往,中国有钱人到西方国家去都热衷于购物,但标哥却是去做慈善活动的,这一点就有了对比。而且,标哥此举在慈善领域也有了中西结合的意味。比如,将雷锋的形象给凸显出来了,毕竟,雷锋在中国就意味着做好事。当然,在这种东西结合当中也存在一些误解,这是难免的。我们应该容许这种偏差存在,而不能一竿子打死。无论如何,标哥的这种慈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李明波:在此前,中国富豪似乎在国外还没有搞过这么大的慈善活动。虽然受到很大的非议,标哥至少做到了。而且,标哥在国外做慈善也需要积累经验。按照他的说法,他下一步将要去非洲做慈善。我们应该给标哥更多鼓励。

  赵海建:对,应该让中国慈善走出去。而且,这种针对外国低层民众的民间慈善活动,对改善中国的形象其实很有好处。

  李明波:标哥虽然不是外交官,但这种行为应该属于公共外交。

  赵海建:对,可以说是一种民间外交。从我们过去的实践来看,这种针对低层民众的民间外交效果都不错。比如,中国此前援建的各种基础设施,在亚非等国的民众当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彭玉磊:我相信,标哥也可以向国外的专业慈善机构学习,改善自己的行善方式。

  赵海建:但标哥可能就喜欢自己的这种方式。不过,国外富豪的慈善事业可能更专业一些,许多人甚至有自己的慈善顾问。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刘仁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