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猎住的“狐狸”,是广州市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因涉嫌集资诈骗,被广东省公安厅抓住“狐狸尾巴”,成为专案目标。近日,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广州市公安局成功收网,成功抓获包括梁某前、朝某玺在内的47名犯罪嫌疑人。经初步审查,此案涉案金额约1亿余元,涉及投资群众1800多人。
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
今年2月,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在工作中发现,有一特大集资诈骗犯罪团伙以投资保健品为幌子,在广州大肆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经过缜密侦查,警方掌握到,梁某前、朝某玺等人在广州注册成立了广州市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朝某玺是公司实际负责人,梁某前是法定代表人。他们租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某大厦等场所作为办公地点,通过招聘业务员,以派发传单、拨打电话等方式,许诺高额回报,诱骗群众投资。
广州市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号称从事环境、健康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主要产品有施骨密片、富硒系列等保健品,销售地区以广州为主。
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通过设立网站对外宣传,以销售钰玺牌施骨密片、灵硒胶囊等保健品为名,在办公场所内专门设立单独的课室,由“讲师”通过上课“洗脑”,吹嘘公司发展前景、药物效果等,诱骗老年人投资。
为骗取投资人信任,这家公司在天津市开设关联公司营造扩大经营的假象,掩盖公司实际没有保健品经营项目,返还客户利息及公司员工的收入提成等全部从客户的投资款中支出的诈骗真面目。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家公司与投资者签订《协议书》与《授权书》,《协议书》表面上是普通的购买公司产品的合同,但其中写明公司“按季度配发投资者购货总金额的5%作为宣传推广费”,年利率达20%;《授权书》中进一步写明投资者在不一次性全部提货前提下,投资者要授权该公司全权处理安置货品,说明《协议书》根本就不是以商品买卖为真实目的,而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幌子。
据介绍,这家公司也根据不同的情况,与客户直接签订《借款协议》并出具《借据》,以39个月100%(年利率达30.7%)的高额回报非法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此外,这家公司还通过与投资者签订特许加盟店协议以及办理健康管理卡、会员卡、养生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警方侦查发现,犯罪团伙将大量非法吸收的款项层层提成,进行瓜分。广州市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以《借款协议》、《授权书》等形式,掩盖其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非法目的,从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满嘴谎言企图蒙混过关
6月23日凌晨6时,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开展“2014猎狐2号”专案收网行动,对这一集资诈骗团伙人员实施抓捕。
当天6时30分,《法制日报》记者跟随第三行动组民警来到金沙洲的一个豪华小区。据带队的林警官介绍,此次行动要抓获涉嫌非法集资的广州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朝某玺和持有80%股份的大股东梁某前,俩人是夫妇,均持有两个身份证,骗术“高超”、狡猾多疑,抓捕这二人对案件的侦破至关重要。
“嫌疑人很狡猾,我们不能破门硬闯。”行动负责人宁警官进行任务分工:一路民警到车库伏击,一组民警到嫌疑人所住六楼消防楼梯布控。
消防楼梯狭窄闷热,仅10分钟,布控民警已是满头大汗,全身湿透,腿和胳膊被蚊子叮满了红包。
9时,随着一声开门声,一名大肚男子向电梯走去。随即,一名女民警跟进了电梯。大肚男子借着电梯间反光处捋了捋油亮的头发,他迈出电梯欲向地下车库走去时,被伏击民警抓获。
“你的身份证呢?”民警问道。大肚男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假装镇定地回答:“不在身上。”
“在车里么?”民警指了指大肚男子手中的中华车车钥匙问。
“不在,我是准备去坐公交车上班的。”大肚男子狡辩道。
“跑到车库去坐公交车?你的车在哪里?”民警追问。
大肚男子拍了拍脑袋,再次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回答:“哎呀,我是准备去开奔驰车的,你们不提醒,我还得回去换钥匙呢!现在才想起来中华车停在公司了。”
为了尽快抓获另外一名重要嫌疑人,宁警官示意先带大肚男子回其住所。
当房门打开时,另外一名女嫌疑人正在床上呼呼大睡,面对突如其来的民警和束手被擒的男人,女人坐起来用被子挡住脸一言不发。
民警让女嫌疑人出示身份证核实身份时,大肚男子赶紧在旁边回应道:“她的身份证也不在家,给朋友拿去医院帮忙挂号了。”当民警要求出示驾驶证、护照、房产证等证件证明身份时,大肚男子和女子都以各种理由搪塞,称证件均不在家。
面对两人的各种抵赖,宁警官出示搜查证。随后,民警搜出4张身份证、驾驶证、公司印章、合同、账册凭证等证据,大肚男子和女子正是民警要抓的1、2号嫌疑人。面对证据,两人终于停止编造漏洞百出的谎言。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刘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