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连续救灾70多小时 他倒在帐篷里

来源:云南网 作者:苏端阳 编辑:刘仁军 2014-09-04 17:45:33
时刻新闻
—分享—

  亲属在追思因抗震救灾牺牲的周清顺 都市时报实习记者 和平之光

  43岁的周清顺是云南省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冷家坡社小组长,这个村组与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隔牛栏江相望。地震发生后,周清顺带领村民抗震自救,连续工作。“他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一直在刨人、背人,带着大家搬运救灾物资。”回想起丈夫生前的一切,周清顺的妻子尹兴兰泣不成声。

  地震已过去一个月,周清顺和其他抗震救灾的英雄们都已入土为安。逝者已矣,但灾难让人们更加坚强。如今,震后的深山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在巧家县包谷垴乡,5000多户村民已开始自发重建家园——搬运物资、生火做饭、采摘花椒、搭建活动板房迎接开学……

  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之际,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地震后赶赴灾区的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千里驰援、生死营救;也不会忘记,那些坚守岗位参与一线救灾的人们。

  地震过后

  他组织村民安全转移

  8月3日16时30分,整个村落顷刻间摇晃起来的几秒钟,周清顺与妻子尹兴兰正在自家屋外100多米远的山头上摘花椒,11岁的小儿子周民兴也在一旁帮忙。剧烈的颤动让他们无法站稳,还没来得及想发生了啥事,就传来房屋垮塌的声响和村民的叫喊声。

  “他赶忙跑回村里,看有没有人受伤。”蓝色帐篷里暗白的光,映出尹兴兰脸上凝固的悲伤。这次地震,冷家坡村民的房子全垮了,村民乱作一团,“他走村串户去看,救完这些人家了,又翻过山去看那几户。”

  村民们回忆,唐家湾村民杜顺金家里,有两个孩子被埋,屋前被坍塌的土墙、断木捂得严严实实。周清顺和杜家人在门前喊孩子的名字,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后,就从屋子的后墙开始刨,刨了15分钟,终于把地震时在屋里看电视的杜家侄儿子安全救了出来。而杜家的儿子,由于地震时慌忙往外跑,等他们在杜家大门的位置把孩子刨出来时,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

  接着,在救出另一户82岁的老人祝顺英后,周清顺走了3公里山路,又去看山头背面另外9户人家的情况。得知村民邓美秀被埋,另有一个小孩失踪时,他和邓美秀的丈夫一起,刨了两个半小时,才把被埋了半截的邓美秀救出来。

  夜里山路难行,冒着雨,周清顺带领村民把受重伤的伤员送出山路,到达通往村外的公路,又借用摩托车将伤员送到村公所。送完伤员,已是晚上10点左右,周清顺回到冷家坡,把没有受重伤的、年轻的村民组织起来,带着老弱病残的村民和几个孩子,全部转移到龙头坪的安置点。

  安置村民 顾不上自己身患疾病

  8月4日下午4点左右,几支救援官兵队伍从30多公里外的包谷垴乡出发,由于地震后连夜大雨,山石掉落,进村的山路被阻断,救援队陆续跑步抵达冷家坡村。

  作为冷家坡村小组长,周清顺组织起村里的青壮年,与救援官兵一起四处搜救伤员。此时,转移到龙头坪安置点的村民已一天一夜没有进食,好不容易有人从废墟里刨出了一点米,在龙头坪安置点支上一口锅熬粥,上百人每人才分了小半碗充饥。

  经常与周清顺一起分活的龙头坪村小组长陈国平说,几年前,周清顺做过脑溢血手术,还患有高血压,“当时刚做完手术,身体还没恢复,他就去拉水。”原来,2009年以前,冷家坡村没有自来水管,村民对于“自来水”这个概念完全陌生。加上村落地处山腰,挖井也挖不到水,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只得依靠山上流淌的泉水和雨季蓄水,用村民的话说,完全是“靠天吃饭”。严重干旱的那几年,甚至有村民到牛栏江里拉水回来喝。

  周清顺家有一座自留山,当地人称作“野李子树湾湾”,山上流淌着泉水,村民日常饮用水就靠它。“水白白流走了很可惜,他就问村民同意不同意买皮管引水到各家各户。”尹兴兰记得,当时村民都很赞成,每家每户都凑钱了,但由于冷家坡村民小组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玉米和种花椒所得,村民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最终还是没有凑够修通自来水管的费用。

  2009年,乡政府提供了皮管,周清顺就带领村民背皮管、挖沟、运土,两个多月后,每家每户都通了自来水,村民喝水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持续救灾 他劳累过度病发殉职

  8月7日晚8点左右,已持续救灾70多个小时的周清顺与陈国平正在龙头坪安置点查看时,周清顺突然面色苍白、走路不稳。陈国平把他扶到了帐篷里,并建议立即联系120。周清顺却说:“没事,就是太困啦,休息下就好了,我走了这些灾民咋办?”

  见周清顺没有脱鞋的力气,陈国平帮他脱下鞋子。在帐篷里躺了半小时,周清顺的症状愈发严重,说话都不清楚了。“他可能连说了第7遍,周围的人才听清楚他说,有跳蚤,咬着他了。”陈国平意识到,周清顺已经疼得承受不住了,于是联系了乡长,用摩托车把周清顺送去了包谷垴乡的医疗点。

  8日凌晨4点半,周清顺由医疗点转送到巧家县人民医院。在巧家县人民医院参与救援的专家立即对周清顺实施抢救。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医生还是没能挽回周清顺的生命。最终,周清顺因劳累致脑溢血复发于8月9日凌晨逝世。

  8月10日,巧家县委决定,追授包谷垴乡红石岩村冷家坡村民小组原组长周清顺为优秀共产党员。3天后,周清顺追悼会在他最后倒下的地方——冷家坡龙头坪安置点举行,踏着泥泞、含着悲痛,近200名干部群众自发前往,送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最后一程。 

[NextPage] 

  震后一月 村民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

  无论灾难与否,生活从未停下脚步。不同的是,灾难让人们更加坚强。震后的深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在冷家坡龙头坪安置点,花椒树掩映下,村民露天支起大锅做饭炒菜,不断送来的物资和暂时可以遮风挡雨的帐篷,让村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8月25日,在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坪村,韩家坪子小组有村民开始修建烤烟房;在巧家县包谷垴乡中心学校,施工工人在为新建的活动板房安装照明、供水等附属设施,确保秋季正常开学;在巧家县包谷垴乡青山村,有村民已外出采摘花椒……人们逐渐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

  震后一个月,灾区的每个人都在力所能及地参与救灾。监测泥石流隐患点情况并及时上报、紧急疏散隐患点的近百位村民的李乾章;在红石岩灾区开展饮水及生活安全防疫工作,每天进社入户给困难群众看病,开展灾后疾病预防宣传的医务工作者郭斌等10余人;患有肝衰竭仍在灾区为道路保通奋战了6昼夜的巧家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队长古永熙;带领群众安置转移,连续救灾70多个小时最终倒在救灾一线的共产党员周清顺……

  这些在地震救灾中涌现出的一个个坚守岗位的奉献者,用行动感动着身边人,他们让灾区人民更加坚强、更加从容。

  都市时报 见习记者 付静萍

  地震中遇难或牺牲的英雄

  据不完全统计,从地震当日到现在,见诸报道的因救人救灾遇难和殉职的英雄共有6位,他们分别是夏大猛、田应先、阳厚金、谢樵、梁龙洲、周清顺。

  夏大猛

  把生命留给了别人

  “8·03”地震,鲁甸龙头山镇派出所所长夏大猛在房屋坍塌一瞬间,挽救了一条生命,自己却离开了人世。

  据到派出所办事的村民蔡雪说,当时她就坐在离夏所长办公桌1米外的地方,地震发生时夏所长喊了一声“地震了”,然后就把她拽到桌子旁。“他当时如果不站起来拉我,而是直接蹲在桌子旁的话,他肯定不会死的。”8月4日11时,救援人员找到了夏大猛,民警刘店、柳成涵和协警龚金文的遗体。

  田应先

  被挖出时双臂仍保持救人姿势

  地震当天,20岁姑娘田应先在土屋倒塌的最后一刻,把邻家男孩高举起来,递到弟弟手中,村民把她刨出来时已无呼吸,但她的双臂依然高高举着。村民说,地震发生前,田应先和弟弟及一名邻家的小男孩在家中看电视。地震发生后,已和弟弟跑出门口的她,转身冲回去救小男孩。几秒钟后,当田应先抱着小男孩跑到屋门口时,土屋突然倒塌,最后一刻她伸手把男孩高举起来,递到了弟弟手中,自己却消失在黄色烟尘中。

  阳厚金

  遗体被刨出时双手还搂着孩子

  地震袭来时,途经龙头山镇翠屏村二家村社的鲁甸县乐红镇窝凼小学教师阳厚金,丢下妻子和儿子跑进村民家中救出了一名村民。

  当他返回再次救人时,房屋轰然倒塌。当乡亲们从废墟中把他刨出来时,他的双手还紧紧搂着一名5岁的儿童。因他的保护,孩子只受了轻伤。

  谢樵

  跳入堰塞湖被落石击中遇难

  8月4日13时,武警云南边防总队救援队接到龙头山镇光明村9社刘家父子的求救信息。搜救部队在前往大林村途中被堰塞湖挡住去路,谢樵跳入堰塞湖游往对岸。就在接近岸边时,余震袭来,一块块石头从山上坠落水中,谢樵被坠落的山石击中消失在水中。经过4天搜寻,救援人员找到了24岁的谢樵的遗体。

  梁龙洲

  倒在自己刚抢修好的路下

  8月8日19时,云南昊龙集团鲁甸民爆器材公司职工梁龙洲倒在了自己刚抢修好的龙头山至龙井公路段道路下。此前5天里,他每天都运载炸药抢修道路,在他准备开车回家时,车辆随着垮塌的道路掉入山谷之下,梁龙洲献出了年仅36岁的宝贵生命。

  都市时报 见习记者 苏端阳  

来源:云南网

作者:苏端阳

编辑:刘仁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