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龙昆沟水满溢出,龙昆北路被淹。 王子谦摄
海口市海甸岛六路已是一片泽国,远处可见数米高的巨浪。 王子谦摄
海口市龙昆沟泄洪闸,排水车辆正在作业。 王子谦摄
“海鸥”移动路线
原标题:“海鸥”过境致使海口城区严重内涝排水出现困难
中新网海口9月16日电 (记者 王子谦) 海口16日受今年第15号台风“海鸥”影响严重,连续暴雨加之风暴潮致使城市内涝,目前沿海地区大面积被淹,排水出现困难。
据海南省水文局监测,上午10时45分海口潮水位达到4.37米,创历史新高,超警戒水位1.57米,历史上调查到的最高潮水位是1948年4.25米,“威马逊”期间最高潮水位为3.83米。海南省海洋预报台同时发布风暴潮Ⅰ级(红色)警报,16日白天海口秀英潮位站中午前后出现超过当地警戒潮位80cm以上的高潮位。
暴雨加上风暴增水,海口市区内涝严重。记者在海口市区看到,长提路、龙昆北路、龙华路、义龙路等多条道路积水超过30厘米,最深处超过60厘米。因积水无法通行,进出海甸岛的道路中断,有一些私家车抛锚在路中。
在海口最主要的市内排水泵站——龙昆沟泄洪闸,海口市排水部门的一辆紧急抽排水应急车正在进行试作业,每秒抽排3000立方米。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副所长黎军介绍,目前整个城市龙昆沟、秀英沟、大同沟等排水河道已全部超过或逼近上限水位,海水潮位上涨发生顶托作用,积水排泄困难。随着午后暴雨天气持续,抽排将更加困难。排水部门将视天气和潮位情况积极作业。
海口市多个学校、小区、公共场所被淹,海南大学内外一片汪洋,海口骑楼老街可划船进出,海口秀英港售票候船大厅进水被淹。
据海口三防指挥部根据台风“海鸥”的汛情、风情发展变化,决定于12时启动海口防洪排涝Ⅳ级响应,各级防汛指挥机构立即进入防汛排涝应急状态。
风雨影响
受“海鸥”影响,15日-16日,南海中北部海面风力将逐渐加大到11级-13级,阵风14级,粤西沿海市县风力将逐渐加大到10级-12级,其中“海鸥”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旋转风13级到14级,阵风16级。
近海再加强:“海鸥”移入南海后,目前仍然维持台风级强度,14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可能在靠近粤西到海南东部海面出现近海加强,将达到强台风级别。“海鸥”特点
特点:“海鸥”“移动速度快、风雨影响广、近海再加强”
移动速度快:台风移速超过20公里/小时,属于快速台风,“海鸥”前期移速就已在20公里/小时左右,13日夜间开始移速明显加快,达到25-30公里/小时,未来移速可能还会有所加快。
风雨影响广:目前“海鸥”云系庞大,几乎覆盖了南海大部海域,8级大风范围达300公里,15日08时“海鸥”中心距离粤东沿海近600公里,粤东海面已出现了6到8级大风,我省沿海和海面自东向西先后将受大风影响的持续时间长,风雨影响范围广。
“秋台”强度偏强
秋季台风(简称“秋台”)。统计数据显示,常年秋季(9-11月),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平均有11.3个台风生成,登陆我国的台风平均有2.5个,其中9月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较多,主要登陆广东。
由于立秋以后往往遇上北方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东退南移,加上秋季海水温度达到最高值,海洋积蓄较多能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9月-11月份影响广东的“秋台”,往往强度更强,靠近广东沿海时,台风北侧大范围异常大风易给沿海地区和海面带来重大灾害。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子谦
编辑: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