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投项目募投项目募投项目司新上市公商报图形 刘颖 制
自今年IPO重启以来,A股市场已先后迎来78只新股,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新股的募资投向逐渐浮出水面。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上市公司的募资投向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因此投资者要特别重视募资投向及募投项目进程对相关公司中长期成长性的影响。
募资使用率不足四成
今年2月19日登陆A股市场的中小板次新股岭南园林于昨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岭南苗木有限公司日前使用闲置募集资金2500万元购买招商银行的理财产品,而此次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相当于岭南园林2.39亿元IPO净募资额的10.46%。
实际上,近期像岭南园林这样披露IPO募资投向的次新股并非个案。据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总计上市新股78只,上述新股总计募集资金378.01亿元,按照相关新股招股说明书的规划,所募集资金将用于247个募投项目的建设,而截至昨日,已有76家在今年上市的次新公司公布了IPO募资的使用情况,不过就整体而言,次新公司针对募投项目的募资使用率并不是太高。
相关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有65家次新公司将所募集的资金投入募投项目的建设,投入募资总额约144.42亿元,募资使用率38.21%。其中,已经将所募资金全部用于募投项目建设的上市公司只有陕西煤业、中材节能、会稽山、北特科技等4家;扬杰科技等24家公司的募资使用率在50%~100%之间;募资使用率在30%~50%以及30%以下的次新公司则各有19家和18家。
三因素致募资使用率低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郑有利表示,导致新上市公司募资使用率较低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新股上市时间不长,年初首批面世的新股上市时间距今也不过8个月,而其中相当部分新上市公司募投项目的建设周期都在2年以上,这使得部分新上市公司尚未来得及进行投资建设募投项目。其次,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不少新上市公司原定的募投项目的投资价值出现改变,迫使相关上市公司暂停或调整原有的募投项目,募集资金自然无用武之地。第三,有部分上市公司在实施IPO之前便用自有资金进行募投项目建设,IPO完成后,所募集的资金已无必要投入募投项目建设,从而沉淀为闲置资金。
优质项目成核心竞争力
国泰君安投资顾问张涛认为,募投项目投产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之间并非是绝对的等号,缺乏市场空间的募投项目一旦投产不仅不能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助力,反而会拖累上市公司原有的主营业务。对于普通者而言,只有那些募投项目具备较明确销售需求的个股才存在关注价值。从这一角度出发,建议投资者重点跟踪那些具备高技术壁垒、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市场容量较大且募投项目投产后2~3年内不会遭遇市场饱和度快速上升、公司有能力持续推进项目实施的募投项目。具体而言,将高端机械制造、生物基因技术、新媒体、高速云计算、先进合成材料、替代能源作为主要募投方向的上市公司最有可能实现业绩的中长期增长。商报记者 李扬帆 实习生 杨振武 魏雨珂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李扬帆
编辑:刘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