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顾共和国14次国庆阅兵:细节见证军队发展和装备变化

来源:新华网 编辑:申太阳 2014-10-01 08:43:22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消息:自1949年开国大典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14次国庆阅兵,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一次次阅兵,见证了人民军队质量建设的跨越发展,军制、军服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变化。

   阅兵中的枪械进化史

  

  1949年,海军方队通过天安门,肩挎的是日本造38式6.5毫米马枪。该枪与三八式步枪构造相同,仅枪全长较短。

[NextPage]

  

   1949年,当时全军500多万部队,大部分是步兵。受阅部队中,共有12个步兵方队,主要来自第67军步兵199师,前身为红一方面军1军团1师,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该方队配备的是捷克造ZB26式7.92毫米轻机枪。

[NextPage]

 

  1949年,步兵师步枪方队通过天安门。此方队配备的是日本造38式6.5毫米步枪。

[NextPage]

  1949年,步兵师冲锋枪方队。配备的是美国M3冲锋枪。

[NextPage]

  1950年受阅的步兵方队。携带的仍为缴获美、日等国的步枪、冲锋枪等轻武器。

[NextPage]

  1950年受阅的骑兵方队。携带的为苏式步骑枪。

[NextPage]

  1951年首次受阅的伞兵方队,配备苏联造ПП-43式7.62毫米冲锋枪。

[NextPage]

  1953年的步兵方队,手持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步枪——1953式7.62毫米步骑枪。

[NextPage]

  1954年受阅的步兵方队,手持国产53式步骑枪。

[NextPage]

  1984年,手持半自动步枪的步兵方队。

[NextPage]

  1999年,手持8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的步兵方队。

[NextPage]

  1999年,首次参加国庆阅兵的海军陆战队方队,手持95式5.8毫米小口径自动步枪。

[NextPage]

  2009年,首次在国庆阅兵中亮相的特种作战方队,手持的为05式微声冲锋枪。

[NextPage]

   阅兵中的装甲进化史

   1949年,受阅的战车师方队。战车团编配坦克99辆,装甲团编配装甲车50辆,摩托化步兵团编配汽车108辆。图为战车团坦克以两路纵队通过天安门。主要是缴获的日本95式坦克、97式坦克和美国M3坦克。

[NextPage]

  1949年,“功臣号”坦克通过天安门。“功臣号”是一辆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该坦克现陈列在军事博物馆兵器馆功勋武器厅。

[NextPage]

  1949年,装甲车通过天安门广场。

[NextPage]

  1951年受阅的坦克方队。从苏联引进的T-34中型坦克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

[NextPage]

  1954年强大的装甲部队接受检阅。

[NextPage]

  1958年国庆阅兵的重型坦克方队。

[NextPage]

  1984年,80式主战坦克方队。

[NextPage]

  1984年,某机械化步兵团的63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方队。

[NextPage]

  1999年,受阅的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

[NextPage]

   1999年,履带式步兵战斗车方队。这是中国的第一种步战车,1986年设计定型,主要用于步兵协同坦克作战。配备武器有1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7.62毫米机枪和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

[NextPage]

  2009年,新型99式主战坦克方队。

[NextPage]

  2009年,新型两栖突击车方队。

[NextPage]

  2009年,新型轮式步战车方队。

[NextPage]

  2009年,新型两栖步战车方队。

[NextPage]

   阅兵火炮进化史

  

   1949年,参加检阅的美国造M2A1式105毫米榴弹炮。美国1940年开始生产,是美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装备之一,解放战争中缴获。

[NextPage]

  1949年,受阅的日本造88式75毫米高射炮方队。

[NextPage]

  1950年受阅的炮兵方队,其装备的山炮、高射炮,依然是战争年代缴获的火炮。

[NextPage]

   1951年受阅的ML-20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方队。苏联制造,履带拖拉机牵引,是当时人民解放军威力最强大的地面火炮。

[NextPage]

  1953年受阅的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方队。苏联制造,建国初期批量引进。

[NextPage]

  1952年受阅的高炮方队。

[NextPage]

  1951年首次受阅的БМ-13型火箭炮(又称“喀秋莎”)方队。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从苏联购进此炮。

[NextPage]

  国产59式130毫米加农炮方队。

[NextPage]

  1956年受阅的国产160毫米重型迫击炮。

[NextPage]

  1984年,榴弹炮和加农炮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NextPage]

   1984年,受阅的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方队。1979年开始研制,1983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大口径自行火炮。

[NextPage]

   1999年,参加受阅的新型火炮有履带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履带式120毫米自行滑膛炮、履带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履带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轮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牵引式155毫米加榴炮。图为首次公开亮相的履带式120毫米自行滑膛炮方队。

[NextPage]

  1999年,履带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方队。

[NextPage]

  1999年,履带式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方队。

[NextPage]

  1999年,155毫米牵引式加榴炮方队。

[NextPage]

   1999年,双管35毫米牵引式高炮方队。该炮自动化程度高,从捕捉目标到实施射击,数秒内即可完成,每分钟射速可达千余发,瞬间形成密集弹幕。

[NextPage]

  2009年,新型轮式自行迫榴炮方队。

[NextPage]

  2009年,新型轮式100毫米突击炮方队。

  2009年,新型远程火箭炮方队。

[NextPage]

   导弹

  

  1984年,空军导弹方队。受阅的空军防空导弹方队由2个方队、32枚红旗地空导弹构成。图为红旗系列中高空低空导弹方队。

[NextPage]

   1984年,第一次参加国庆阅兵的战略导弹方队。第二炮兵9枚东风系列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将阅兵庆典推向高潮。

[NextPage]

  1999年,野战防空导弹方队。

[NextPage]

   1999年,海军导弹方队。在现代海战中,精确制导的舰对舰、舰对空等各种导弹已经成为主战兵器。海军4种型号的3个导弹方队参加阅兵。

[NextPage]

   1999年,空军导弹方队。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空军的防空作战体系实现了弹炮结合,以弹为主,构成覆盖高、中、低空和远、中、进程的火力配系,多种型号的地空导弹成为地面防空的克敌利器。图为中高空地空导弹方队。

[NextPage]

  1999年,中远程地空导弹方队。具有全天候、大空域、机动性强、精确度高等技术特点。

[NextPage]

  1999年,远程地地核导弹方队。

[NextPage]

  2009年,海军新型舰空导弹方队。

[NextPage]

  2009年,红旗-7野战防空导弹系统方队。

[NextPage]

  2009年,红-9远程防空导弹方队。

[NextPage]

  2009年,首次亮相的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方队。

[NextPage]

   阅兵战机进化史

  

   1949年,当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时,人民空军17架受阅飞机分成6个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空中与地面浑然一体,形成威武的立体武装阵容,广场上数十万群众欢呼跳跃。

[NextPage]

   1949年,空中飞行梯队由9架美制P-51战斗机、2架英制“蚊”式战斗轰炸机、3架美制C-46运输机、1架美制L-5通讯联络机和2架美制PT-19教练机编成。图为在南苑机场待命起飞的P-51战斗机。

[NextPage]

   1951年10月1日,空军航空兵第8师为主组成的受阅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这是人民空军首次大机群、多机种联合大编队飞行,受阅的有轰炸机、歼击机和强击机共5个飞行团138架战机。

[NextPage]

  1951年受阅的苏制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

[NextPage]

  1952年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的空军喷气式轰炸机机群。

[NextPage]

  

   1953年国庆阅兵中,空军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和强击机机群接受祖国的检阅。历经抗美援朝战争考验的中国空军,发展成为拥有25万人、27个师、3000多架飞机的强大空军,一跃成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大空军强国。

[NextPage]

  

  在1957年国庆阅兵中,国产歼-5喷气式歼击机首次亮相。

[NextPage]

   1984年,飞越天安门上空的第一梯队由1架轰-6和8架歼教-5飞机组成,第二梯队由18架轰-6轰炸机组成,第三梯队由32架强-5强击机组成,第四梯队由35架歼-7歼击机组成。

[NextPage]

  1999年,新型歼-8接受空中加油。

[NextPage]

  1999年,歼击轰炸机梯队。由海军航空兵的6架“飞豹”编成。

[NextPage]

   1999年,受阅的第三代歼击机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NextPage]

  1999年,武装直升机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NextPage]

  2009年,空警-200预警机和歼-11编成的预警机梯队。

[NextPage]

  2009年,由15架歼轰-7A组成的歼击轰炸机梯队。

[NextPage]

  2009年,由15架歼10组成的歼击机梯队。

[NextPage]

  2009年,由18架直-9组成武装直升机梯队。

[NextPage]

  2009年,由15架教-8组成的教练机梯队。驾驶教练机的是人民空军第一批女歼击机飞行员。

[NextPage]

   军兵种更迭

  

  1951年,伞兵方队首次受阅。

[NextPage]

  1951年,探照灯方队首次受阅。

[NextPage]

  1954年骑兵部队作为一个兵种,最后一次参加国庆阅兵。

[NextPage]

  1984年,首次参加国庆阅兵的女兵方队。

[NextPage]

  1984年,首次参加国庆阅兵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方队。

[NextPage]

  1984年,第一次参加国庆阅兵的战略导弹方队。

[NextPage]

  1999年,首次参加国庆阅兵的海军陆战队方队。

[NextPage]

  1999年,首次参加国庆阅兵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警方队。

[NextPage]

  2009年,首次在国庆阅兵中亮相的特种作战方队。

[NextPage]

  2009年,首次受阅的第二炮兵学员方队。

[NextPage]

  2009年,首次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女兵方队。

来源:新华网

编辑:申太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