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手记:“海啸幸运儿”的考古梦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郑世波 编辑:何冰 2014-11-20 02:37:12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雅加达11月19日电记者手记:“海啸幸运儿”的考古梦

  郑世波

  陈健安是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市的第四代华人,被称为“海啸幸运儿”。

  在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中,年仅8岁的陈健安被海浪冲走,后被当地人救起,8天后才与家人团聚。

  搭救陈健安的是一名印尼土著妇女。他刚被捞上来的时候发着高烧,连话都说不出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才逐渐恢复了健康。

  落难时,在亲人下落不明、心理和身体遭受双重打击的情况下,陈健安仍然渴望读书。

  “他在海啸后第四天就跟我说,眼镜被海水冲走了,问我能不能找一副,好让他看书。”救起他的土著妇女说。她为陈健安找到一副旧眼镜。孩子就靠着这副眼镜坚持学习,直到与亲人团聚。

  陈健安从小喜欢读书,只要一沾上书,就哪里也不去了,废寝忘食。正因为此,他刚上小学就戴上近视眼镜。

  除了看书,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与恐龙有关的书籍和图片,小时候连床头都贴着恐龙的贴纸。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有关恐龙的电视和电影,一看就会刹不住车,当看到恐龙在银幕上大踏步咚咚地前行时,我心里感到特别震撼,”他说。

  陈健安童年时对恐龙的种类、生活环境、食物已经了如指掌。

  不过,亚齐没有恐龙博物馆,没有机会亲眼看到恐龙化石骨架也成为陈健安小时候的一个巨大的遗憾。

  “我小时候梦想长大能够成为一名考古学家,这样就能淘到恐龙蛋,放在家里自己玩。”

  由于各种原因,陈健安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了IT专业。这样,他也就离童年考古学家的梦想越来越远……

  目前,他在一个摩托车销售公司当销售员,白天上班,晚上去夜校攻读IT专业学士学位。

  已经成年的陈健安开始为生活奔波了。他说,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2009年11月,国际儿童日前夕,新华社记者曾经采访了这位“海啸幸运儿”。时隔五年再访陈健安,那场大海啸带来的生死经历似乎已不见踪影。

  变化的是,他渴望靡砺和锻炼,积累社会经验。

  不变的是,他仍然热爱恐龙。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郑世波

编辑:何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