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国家保护古建筑损毁 修缮措施仅为盖塑料布

来源:央视财经 作者:分享 编辑:刘仁军 2015-02-01 09:48:34
时刻新闻
—分享—

山西国家保护古建筑损毁 修缮措施仅为盖塑料布

布满虫眼的木质大梁 上面写着捐资人姓名

山西国家保护古建筑损毁 修缮措施仅为盖塑料布

川底佛堂村民告诉记者文物迟迟未得到文物局的修缮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厚重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大火焚烧过后的废墟,拆、盗过后的累累伤痕,不仅是古建的伤痛,更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殇。然而珍贵文物摇摇欲坠,迟迟不得修缮,原因在于何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坍塌严重村民:根本没人管过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李雪峰:我身后的建筑就是秦庄东岳庙。2004年,该庙被定位了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一个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一个面阔五间的大殿已经坍塌了四间,只剩下一间的屋顶在摇摇欲坠。那么殿内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进去看看。

  记者李雪峰:坍塌下来的大梁就已经散落在了地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大梁上已经布满了虫眼,这些木质已经酥掉了,一捏都成了粉沫状。这些地上的大梁最粗的直径应该得有六七十公分粗,那么就这样粗的一根大梁也已经断裂了。

  唐大华,民间古建保护志愿者,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2012年他在发现省级文物秦庄东岳庙,由于常年缺乏维护,损毁严重。随即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这一消息,呼吁政府尽快抢修维护,可两年多时间过去了,秦庄东岳庙依然没有得到任何的维护,受损情况越发严重,更令人担心的是,不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如此,就连被列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也命运堪忧。

  记者:我身后的这个建筑就是川底佛堂,2013年川底佛堂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这样一个国宝级建筑,也遭受了跟秦庄东岳庙一样的悲惨命运。

  民间古建保护志愿者唐大华:这边比那儿还惨,有可能它里头一间也剩不下,就剩四面墙。

  为了进一步了解川底佛堂维修情况,《经济半小时》记者找到了看护川底佛堂的村民。

  记者:这么多年这个房子就没有人修过吗?

  川底佛堂村民:没修过。好像七几年还是六几年修过。坏在那里,大队都没人管整个事儿。后来说这是文物开始重视了,才来看。

  记者:这两年有人看了,但还是没有什么动作是吗?

  川底佛堂村民:没有。

[NextPage]

山西国家保护古建筑损毁 修缮措施仅为盖塑料布

唐大华告诉记者 在多次呼吁后 相关部门的维修措施就是盖层塑料布

  新村妙觉寺是我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为明清时期建筑,现存建筑除千佛殿为清代所建外,余皆存明代建筑风格,解放后妙觉寺一直由村委会办公使用,但后由于缺乏维护,损毁严重。后来村委会搬离了妙觉寺,这个寺就一直是荒废的状态。

  唐大华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新村妙觉寺最大的亮点就是过殿(千佛殿)内的满墙壁画。由于年久失修该殿的西侧屋顶已经坍塌露天,那么殿内壁画是否完好?有无受损呢?由于该殿大门紧锁,记者无法进入,只好将设备伸进门缝内进行拍摄。

  唐大华:壁画现在已经三分之二都已经被泥水遮盖了,损失非常严重,壁画的损失已经无可挽回了。

  看到满堂壁画受损严重,唐大华显感到即无奈又惋惜。

  唐大华:山西以外的省每个省留下的壁画都是屈指可数的,明代风格的壁画有很多省根本就没有。根本一点没留下来。

  记者:所以说尤其珍贵?

  民间古建保护志愿者唐大华:对,非常珍贵。

  为了能够尽早抢修维护妙觉寺,唐大华多次通过个人微博在网上呼吁,虽然政府部门有了回应,但至今也没有看到有效的维修措施,这让唐大华很失望。

  民间古建保护志愿者唐大华:到5月份的时候我又来了一次,来了以后一看就盖了一个塑料布,一刮风以后没起任何作用,而且风刮大了还容易把瓦带下来,不但没有好作用,反倒还能够有可能加重。到现在半年多了,第三次到这来。还是什么都没有。

  在与当地村民采访过程中,《经济半小时》记者感受到当地村民于妙觉寺有着很深的情结。每每提到妙觉寺的现状,村民无一不表露出惋惜之情。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阳邑乡新村村民王金文:以前相当鼎盛的这个庙,以前四月四赶庙会,都是因为这个庙。

[NextPage]

山西国家保护古建筑损毁 修缮措施仅为盖塑料布

位于晋中市太谷县阳邑乡新村新村的妙觉寺 外观受损严重

  太谷圆智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香客众多。2015年1月20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山西晋中市太谷县范村的圆智寺,但该寺却大门紧闭,为了一探究竟,《经济半小时》记者跟随香客一同进入了寺外的办公区。

  圆智寺工作人员:不开放,不开放。文物局不让开,修文物呢。

  记者:文物局有什么问题吗?

  圆智寺工作人员:那个殿烧了,火烧了,三月初一着了一把火。

  通过与寺院工作人员再三沟通,最后寺院工作人员允许记者进入了圆智寺。圆智寺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其过殿千佛殿是我国罕见的无梁大殿,在千佛殿的四面墙壁上,绘满了大小基本一致的佛像,这些佛像的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这也成为了该寺最大的亮点。2014年初的一场大火,将这座大殿连同壁画一同付之一炬。

  记者:我看壁画这些怎么都已经发黑了,是被熏的吗?

  民间古建保护志愿者唐大华:不是,这个黑的是过去的红色,过去红色用朱砂,朱砂一遇高温以后就变黑了。这个东西是不可逆的,没有办法恢复了。这个殿三样宝贵的东西,经过这一场大火以后,全部都损失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像秦庄东岳庙、川底佛堂这些极为珍贵的古代建筑,多年来一直未能及时得到修缮呢?带着疑问《经济半小时》记者找到了相关文物主管部门。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文物博物馆长李军:修缮修缮肯定要(钱)。光靠县级的文物部门,还是比较困难。

  李军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由于每年古建文物维修资金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只能靠报批维修项目,审核通过一个项目市里拨付10万元,,对于受损严重的古建维修费根本就不够,可按照市里规定项目必须专款专用,即便有钱也不能集中统一使用。

  李军:我们这个款项不能挪用,不能说把其它庙,建起来,用上50万元钱,把钱集中起来一起用,不能这样干。

  对于2004年便被认定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秦庄东岳庙,至今已经过去10年了,现在损毁越发严重,已经岌岌可危。

  那么到底这个修缮责任归谁呢?

[NextPage]

  李军:修缮的责任到底归谁,多方面的。责任到底在哪,我不好说这个事情。

  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柴泽俊,已经是80岁高龄,从事古建筑、地下文物的考查研究及保护工作42年,实地勘察研究过上千座古建筑实例。他主持和指导修缮了包括平遥古城、五台山、永乐宫等一批有价值的古建文物。当柴教授得知圆智寺千佛殿被大火烧毁时,老人显得很是吃惊。

  记者:那现在您当年记录的佛像,那两个大殿里的佛像壁画已经成为最珍贵的照片了?

  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柴泽俊:对,现在已经没有了。

  柴教授看完记者手机中拍摄的古建现状的照片后,感慨颇多。指出了目前山西省古建文物保护方面多年存在的问题。

  柴泽俊:政府没有把文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排上议事日程。文物保护不好,或者文物受到损坏,甚至连报告都没人报告,又谁去追究呢?

  重视不足人才匮乏文物保护亟待改善

  在柴教授看来,修缮资金短缺并不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对古建文物保护认识的匮乏和重视程度的不够。

  柴泽俊:所以我就说,山西这些古建筑要想保下来不排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每年看每年坏,心疼也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柴教授认为,除了政府足够重视,古建保护专业人才的匮乏,也是古建保护的一大瓶颈,专业人才梯队式的培养是政府另一项重要的工作。

  柴泽俊:就这样发展下去再过上三十年,没人会修了。如果技术全部失传了,将来保护文物只不过一句空话而已。

  在即将结束对柴教授采访的时候,他深情地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毕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山西古建保护工作得到政府的重视,损毁的古建能够得以妥善修复。

  柴泽俊:中国是世界闻名古国,那么山西就是全国地上古建筑保存的最古老对完整的省份之一。如果这一部分东西就要丢失了,不仅受到中国人的责备,我想都要受到世界人的责备。

[NextPage]

  河南商丘:古建筑管理资金短缺

  近年,古建筑被毁的现象并不少见。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4年,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400余起,着火主要原因包括生活用火不慎、电器短路、玩火、吸烟等人为因素。国家文物局曾表示,古城、古村、古镇和文物建筑群防火成为重点、难点,原因之一包括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不规范,以及电气电路敷设不规范、电线老化、私拉乱接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问题严重,造成电气火灾事故频发。

  我国多地的古建筑保护存在许多问题。

  如在河南商丘古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古城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和多头管理的尴尬。

  商丘古城目前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商丘古城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和商丘市文物局共同管理,这也是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商丘市睢阳区文物局一位姓陈的负责人说,“就是缺少资金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国家给的比较少,地方上的投资又跟不上,多头管理。文物管理部门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这位姓陈的负责人说,由于前期规划工作的滞后,商丘古城内绝大部分面积被大量的棚户区、加工厂等占据,约3万居民生活在面积近1.13平方公里的内城里,阻碍了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然而,现在,根据《商丘古城旅游区归德府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商丘古城的保护建设工作和古城棚户区改造安置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经过检查发现拆迁中的古城则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商丘古城正处于拆迁过程中,道路比较混乱,在临近古建筑的街道上都能看到,电线也比较混乱,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也存在,造成消防车道不畅通。”

  浙江绍兴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保存完整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也被誉为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那么绍兴在古城古建筑保护方面又有什么经验和困难呢?

  浙江绍兴:国家级文保单位安全隐患让人担忧

  吕府是明代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吕夲的府第,是江南罕见的明代大型住宅建筑群,占地30亩,共有十三座厅堂排列组合而成,2001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吕府正厅永恩堂由文保部门修缮管理,保存较为完好。但其他厅的情况就不容乐观。据了解这些厅里共住着约400户人家,为了方便居住,房屋都已隔过,有些通道十分狭小。不少住户还搭起了违章建筑。而这些房屋都比较陈旧,外墙斑驳,许多墙壁上还爬满了电线。由于住户年龄都比较大,喜欢在房屋周围点煤炉灶,安全隐患让人担忧。吕府文保员黄磊告诉记者,目前吕府有将近200个灭火器,3个消防栓,一个义务消防队,但火灾隐患仍比较大。

  目前,绍兴古城保护规划的古城范围8.32平方公里,有7个历史街区。虽然保留原居民让街区更具原汁原味,但也让古建筑保护更为艰难。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徐利根: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活废水的纳管问题,还有一个是老旧电线的改造问题。每年根据我们的财力情况进行改造。更重要的是,像一些名居去维修,这个台门里面不是一户人家,是好多户人家,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同的要求,那么标准也不一样。

  安徽黄山: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而同样作为旅游名城的安徽省黄山市,其古建筑保护颇有可借鉴措施。从2009年开始,黄山市开始实施为期五年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黄山市文化委主任胡建斌说,“五年来,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0.39亿元,完成了101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实施了101个古村落和1325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作,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是467幢,打造了事业、产业方面的新型业态19类964处建成了湖边古村落、秀里影视村、黎阳故邸等13处集中保护地。”2014年,黄山市又在此基础上,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升级为“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使徽州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

  国外如日本,很多古老的村落配备了众多喷水枪、消防拴,当地居民和消防队每年都进行大规模的防火演习。古老村落里如果没有人在里面生活就面临消失的危机,但是日本因为生育率低,人口向城市流动等原因,大量的村落消失和正在面临消失。

来源:央视财经

作者:分享

编辑:刘仁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