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贾康谈财税体制改革:地方税收来源要从流转额中淡化

来源:光明网-经济频道 作者: 侴雨青 编辑:高芹 实习生 罗雨晴 2015-05-20 11:48:07
时刻新闻
—分享—

  光明网经济讯(记者 侴雨青)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71期“经济每月谈: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于19日在梅地亚中心召开。会议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财税改革里,理解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的问题以及94年分税制问题,有利于认识总体的改革深化中的要领。

  三个关键词概括及连接顶层规划的精神实质

  贾康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资源配置问题,现代财政制度这三个关键词可以把顶层规划最主要的关键点连接起来。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在新的领导集体治国施政理念方面内在逻辑的升华。资源配置问题则是帮助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现代财政制度则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从这个逻辑出发,三中全会之后政治局审批通过的第一个落实改革安排的专项的配套改革方案就是财税配套改革具体的部属。

  中央与地方:处理好财力分配通盘理顺体制关系

  对于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的问题,贾康举例做了详细的阐述:“整个财力的盘子里,中央拿到的财力从百分之二十几涨到接近一半。中央满足本级需要的财力只占所得财力的20%,另外的30%左右用于支持欠发达的中西部,更好地推进各个区域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这样的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调节功能和所谓的集权分权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美国、日本在这个方面的比重比我们的更高。在美国,联邦政府要拿到整个财力盘子里面差不多70%,本级支出需要只是完成30%,其他差额都是转移支付。日本也是同样,不论联邦制还是单一制,都是基本特征,并不能说美国因此变成了集权体制,日本变成了集权体制。同样到了中国,就不该拿这个一般表征来指责94年是重启了集权时代。”

  分税制并非基层财政困难、隐性负债等问题的诱因

  贾康在会议中指出:“基层财政困难、土地财政问题、隐性负债等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94年分税制带来的,是分税制的改革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如愿往下贯彻,是中国的省以下没有真正进入分税制状态带来的。”

  针对深化改革的出路问题,贾康表示:在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形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困扰,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必须是把整个逻辑链条打通,把94年改革的目标通过深化改革来落实到位,使分税制和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来匹配,这才是出路。而且客观的讲,94年以后地方政府在自己辖区内办企业的积极性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因为企业一办成,不论盈利还是亏损要发生流转额,有流转额马上有增值税、营业税,以后我们整个财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的建立地方税体系,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和企业的流转额的关系继续淡化。这是未来方案设计里的体现的,这也是在未来值得争取前景的。

来源:光明网-经济频道

作者: 侴雨青

编辑:高芹 实习生 罗雨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