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句“无法接收”,“活档案”成“僵尸档”

来源:光明网 编辑:高芹 2016-03-29 11:27:39
时刻新闻
—分享—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一纸档案问题虽小,却牵扯到他们的就业、职称、留学、社保、退休等一系列问题。然而,现实中的种种档案管理问题,却让无数毕业生的档案处于沉睡状态或是僵尸状态。

  从山西到重庆求学3年,毕业又在当地工作3年,再北漂到北京工作3年。9年后,让山西女孩伍迪(化名)意想不到的是,她的人事档案却成了一份无接收部门的“僵尸档案”,只能又兜兜转转回到自己手里。然而,因为档案无处安放,等待她的一系列问题可能才刚开始。她,也许只是众多档案被“僵尸化”的大学毕业生之一。

  一句“无法接收”,一份“活档案”成为“僵尸档”

  “档案中报到证上的单位与派遣单位不一致,我们无法接收。”当伍迪委托家人到太原人才交流中心查询档案是否已归档时,管理档案的人员给了一个简单且直截了当的回复。随即把档案交给了伍迪的家人,置之不理。

  2016年春节前,身在北京工作的伍迪,同时委托了太原的家人和重庆的同学帮自己办理档案转移事宜。一个月后,查询档案是否成功归档时却遇到了这样的烦恼。

  太原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所说的两个单位(报到证单位和派遣单位)不一致的问题是这样造成的。

  2010年6月,伍迪从重庆一所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因为当时伍迪还没有与单位签订工作协议,也没有将档案转回原籍,所以按照当地规定,人事档案被统一托管在重庆市人才市场设置在重庆市教委的人才机构——重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就业指导中心”)。因此,学校发给伍迪的人事报到证上的单位名称也是该就业指导中心,报到证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同时存入档案中,一份在伍迪手中。

  2011年初,伍迪已经在重庆本地就业,但是并没有像很多毕业生一样对自己的档案放任自流。她记得学校就业指导时曾提醒过,硕士研究生毕业实习期满一年时,需要到存档地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当她前往就业指导中心咨询时才得知,针对硕士研究生办理转正定级的时间已经修改为毕业满三个月内,伍迪当时已经超时。如果想要正常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必须先将档案迁移到当地的重庆市人才交流中心,也就是就业指导中心的上级机构,才能补办转正定级手续。

  经过了一系列手续后,伍迪在重庆市人才交流中心重新办理了档案人事代理手续,也顺利地办理完所有的转正定级手续。今年,伍迪想把档案从重庆转回到太原老家时,她的档案转出单位就只能是重庆市人才交流中心,也就是所谓的派遣单位,就与其报到证上的就业指导中心不一致了。

一句“无法接收”,“活档案”成“僵尸档”

(图片来自网络)

  一边无法接收,一边无法改派,两地规定冲突导致档案滞留

  2013年6月,伍迪工作地发生变化,跳槽到北京一家单位工作。这两年,伍迪越来越感觉到档案远在重庆的各种不便,涉及到档案相关的事情时,都要麻烦同学请假帮忙办理。心想自己也不可能再次回到重庆工作了,因此年初她萌生了把档案迁移回原籍的想法。

  “虽然我本人也常年不在老家太原,但是家人都还在太原,麻烦家人帮自己跑腿,总比老麻烦同学好。”伍迪坦陈心中想法。

  为什么档案中的报到证单位一定要与派遣单位一致?这个问题成为伍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成为阻碍她档案迁回太原的主要障碍。

  为此,伍迪电话咨询了之前为自己管理档案的重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重庆市人才交流中心。对方工作人员都表示,从未听说过有报到证单位与派遣单位不一致就不接收档案的状况,至少在重庆任何一家人才服务中心进行档案转移时,不会遇到这种障碍。

  他们都认为,如今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不是长期在报到单位工作,而是会出现流动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在毕业几个月或一两年内就将档案转移到另一家单位。因此,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派遣单位和报到证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档案管理机构在工作中一味要求两者一致,就需要毕业生重复进行改派工作,只会增加毕业生个人的麻烦,也降低了行政办事效率。

  重庆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还表示,伍迪当初把档案从就业服务中心迁移到重庆市人才交流中心所有的手续都是合乎规定的,否则中心当初也不会为她办理接收手续。另外,他们认为“两个单位不一致”的说法有问题,因为就业指导中心只是重庆人才派驻在重庆教委的一个人才档案管理点,实际上并不是所谓的两个单位。因此,档案在两者之间发生迁移,并不需要开具调档函,也并不需要进行二次改派。换句话说,即使当时伍迪的档案没有转到重庆人才,如今转出时,还是要通过重庆人才这道关,档案中的派遣单位还会是重庆人才交流中心。所以,没办法做到太原人才所说的两个单位“一致”。

  工作人员同时强调,今年年初从重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转出档案时,工作人员也对伍迪档案中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核实,没有发现内容缺失、档案不全和管理不规范的状况。

  如果按照太原人才交流中心提出的要求,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能是要求重庆重新办理一次改派,让报到证的单位与派遣单位都变成重庆人才交流中心。但是这种想法马上被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否定了,一来改派只能改派到一个具体工作单位,而重庆人才交流中心只是档案管理部门,不是工作单位,不符合改派规定;二来改派也只是针对毕业两年以内的应届毕业生,伍迪已经毕业且就业6年,属于社会流动人才,更加不属于改派的范畴。

[NextPage]

  “僵尸档案”留不下,也回不去,蝴蝶效应才刚刚开始

  如此一来,太原人才交流中心所说的“两个单位不一致”的问题似乎一时无法解决,伍迪的档案被拒之门外;同时,她的档案也已经从重庆人才交流中心转出,不可能走回头路。因此,档案被工作人员直接交回了伍迪个人保存。

  虽然按照正常的档案管理规定,档案是不能由个人进行保管的,但是这时也只能等她档案中“两个单位不一致”的问题解决之后,才能归档。

  在这两个月间,伍迪的档案从在重庆的一份“活档案”,到了太原成为了一份名副其实的“僵尸档案”,无人管理,无法解决。由于两地档案管理规定的不同,陷入了两难之中。

一句“无法接收”,“活档案”成“僵尸档”

(图片来自网络)

  更让她焦急的是,伍迪在办理人事档案迁移的同时,还办理了党组织关系迁移。然而,要让自己的党组织关系在太原人才市场党支部挂靠,又必须先实现个人档案的挂靠。因此,伍迪这个从大学时代就已经入党,党龄近10年的党员,一下子成为无党组织的“黑党员”。

  “党费都不知道去哪里交,就别说其他的党组织生活了。”伍迪无奈表示。

  就这一问题,特别咨询了第三地天津北方人才的管理情况,他们同样表示也不接收报到证单位和派出单位不一致的档案,但却主动提供了解决方法:办理人如果能够在报到证单位开具一个证明或介绍信,证明当时把档案改派到了派遣的单位,就可以接收档案。

  当向太原人才交流中心咨询这种办法的可行性时,对方表示从来没有如此办理过,即使伍迪能够在原档案管理地开具这样的证明,它们也要通过请示上级领导,才能知道是否可以接收。

  随后,伍迪再次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和重庆市人才能否为自己开具这样的证明,前者表示只能为其开具一个当年档案存在该中心和迁出的证明;后者则认为不需要证明,因为伍迪的档案如今是从重庆人才转出的,当年转入时也签订了正式的人事代理协议,此时才来证明当初他们接收了伍迪的档案是多此一举。

  各地关于档案管理的制度、规定、标准和解决方法不尽相同,有的管理教条,有的相对灵活。一个是档案的派出部门,一个是档案的接收部门,却缺乏主动和直接的沟通,把协调的工作和责任推给了办事人。这也就导致了伍迪在档案迁移中多次碰壁,最终陷入了这个无法证明自己的怪圈。

  然而,如果“僵尸档案”的问题不解决,对伍迪的影响在日后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地显现。

  按照规定,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报考公务员、办理养老保险、办理个人退休手续,以及开具考研、出国留学政审公证等相关手续时,都需要多次使用档案。

  如果伍迪的人事档案一直滞留在个人手中,无法落地,无法被太原的当地档案管理部门接收,也无法回到原来的档案管理地重庆,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连串的、不可预知的影响。(光明网李政葳)

  手记:还有多少沉睡的档案在等待唤醒?

  “僵尸档案”的案例虽小,但却反映了行政部门在工作一直存在的几个问题。

  其一,作为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行政服务窗口部门,却往往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很多服务部门不是本着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来办事的,在处理问题时,从态度到做法都有些简单粗暴。长此以往,也让老百姓产生了一种错觉,去行政部门办事就是在“有求于人”,而实际上,为老百姓服务、主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才是设立这些部门的最终目的。

  其二,是行政部门在具体工作中的制度不明确和不透明的问题。行政服务部门在面对老百姓时,一些办事条例对他们而言是每天见到,对老百姓而言却可能是闻所未闻。现实中,很多具体的制度并不是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在具体颁布的规定中证明这种做法合法、合规,但是行政部门却一直是按照这套规则来操作的,甚至在操作中出现了“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变成了为老百姓办事变相设置门槛。

  因此,就“僵尸档案”的问题而言,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可能面临的问题。人事管理部门之所以设立人才管理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才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便利,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下,由于行政和服务部门具体操作中的问题和缺失,却成为毕业生择业中的一大难解之题。让人才跑断了腿,看遍了脸色,查遍了政策,托遍了关系,还是频频要被简单粗暴地拒之门外。

  唯有期盼制度的改进,能够把这些沉睡的档案唤醒,让他们不再成为社会人才一生中的“拖累”,而是真正发挥它的服务作用和管理作用。

  (应当事人要求,伍迪为化名)

来源:光明网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