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但愿人长久】96岁眼科专家张效房:愿做春蚕 至死方休

来源:央视网 编辑:何冰 2016-09-16 22:47:56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10日,在苏州,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正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专家都汇聚在这里。会场中,不时有人和一位老人打招呼,他就是已经96岁的张效房教授。

  提到他的名字,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几乎无人不知。老人在这儿工作了一辈子,至今每周还要上一次门诊,查一次病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效房:我总觉得我这一生,实在不能动了,那是没办法,不然的话有点能力,总有点能力,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

  张效房1920年出生,25岁毕业后就开始从事眼科工作,如今已有70多年。出于爱护老人的考虑,上门诊时医院给他施行了限号,以免病人太多。但即便如此,一个上午,张老仍然忙得连口水都没喝。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效房:现在也是没有12点前下班的,都是晚一点儿。病人只要有问题,我不烦,你问多少问题我都解答,无非是晚点吃饭嘛。医生就该这样,就该给病人服务,解决病人痛苦,这是责任

  从1978年开始,张效房陆续带研究生,截至2006年,前后共有60多人。在张老诊室隔壁问诊的张金嵩大夫就是他最早、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学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金嵩(71岁):我也感觉到老师就在那儿上班,你现在在家里一直休息,拿几千块退休工资在那儿荒废。身体还好,你就多干点儿活。

  张老的学生平时都在全国各地工作,聚少离多,这次眼科大会,让张老和10位天各一方的学生有了短暂的相聚。

  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老师的话是什么?

  重庆医科大学主任医师 雷博:敬畏。一个是尊敬,再一个是他要求特别严。

  记者:有没有学生说你对他们太严厉了,害怕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效房:他们说严,我要求严格。但是严格是为他们好。最终的结果是表现在治疗效果上,对患者有好处。实际上还是从病人出发。

  一切从病人出发,这是张效房最希望学生做的事,也是学生们从他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精神。现在,许多当年的学生都已经成了眼科界的专家,也带起了学生。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杨培增:有时候我早上看门诊,中午休息会儿,到下午两点半接着看,看到晚上八点、九点、十点,最晚看到凌晨两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把自己的理念,老师好的精神,传递给了我的学生和周围所有的同事。

  对学生,虽然工作上会很严厉,但其实在张效房心中,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他都默默记在心里。在张老特意为我们写下的这份学生简介上,记者发现他对于学生们取得的成就记得很清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效房:有一次开会我去了,重庆市卫生局局长问我,说是听说你是杨教授的老师,我说以前曾经是,现在他是老师了,我是学生。他搞的比我好,确实是这样,我很高兴。

  在师生聚会的晚宴上,学生们为张效房准备了鲜花。大师兄张金嵩却突然说要带着大伙一起为老师唱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记者:张老师您今年都71岁了,长大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金嵩:还没长大呢。老师几天前还说,你小着呢。我说我小着呢,我戴老花镜十来年了。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问了张金嵩这样一个问题,和老师在一起时,什么样的场景让你觉得最幸福?他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金嵩:在70多岁时还有老师批评我,我感觉是非常幸福的事,就好像回家的时候还有爸爸妈妈,能叫一声爸爸妈妈一样。能接受老师批评我觉得是很荣幸的事啊,可能年轻人他体会不了。

来源:央视网

编辑:何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