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莎宁 2016-10-14 09:47:14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1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10月1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3日专电(记者和苗付一鸣)瑞典文学院13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当天中午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揭晓诺贝尔文学奖。文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迪伦因为“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而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

  达尼乌斯说,迪伦将他的诗歌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鲍勃·迪伦的作品虽然是让人“听”的,但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诗歌来“读”。

  迪伦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他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在各种乐队中参加表演,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尤其热爱美国民谣和布鲁斯。他还受到早期“垮掉的一代”年轻作家以及现代诗人的影响。

  迪伦1961年搬到纽约后开始在咖啡厅和俱乐部里进行音乐表演,在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后,1962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鲍勃·迪伦》。此后,他发行了大量涉及社会、宗教、政治与爱情等主题的专辑。作为美国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之一,迪伦曾获得格莱美音乐奖多个奖项和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并于2013年成为首位入选美国艺术文学院的摇滚音乐家。

  除了大量音乐专辑,迪伦还于1971年出版了实验性著作、散文诗集《狼蛛》。瑞典文学院评价说:“他的多才多艺令人惊奇,画家、演员和作家领域都有他的足迹。”

  文学院评点说,迪伦是一位标志性人物,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亚文学不断追随的人物”。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3日晚7点,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作家兼歌手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这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音乐人。其实早在这之前,他就被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了。

   鲍勃·迪伦曾如此评价自己“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也许你并不了解他,没关系,今天小编用音乐带你了解鲍勃·迪伦,你会相信,他实至名归。

    听这几首歌 你就知道诺奖为何颁给鲍勃·迪伦了

  带你认识鲍勃·迪伦

  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

  鲍勃·迪伦(Bob Dylan)出生于1941年,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Zimmerman)。他是一位重要的行吟歌者,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

  鲍勃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

  他曾多次获得格莱美奖,2000年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鲍勃·迪伦被《时代》杂志选入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名单,他影响的音乐人中有尼尔·杨、大卫·鲍依、娄·里得、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约翰·列侬等等。鲍勃·迪伦不仅改变了摇滚乐的历史,也影响了无数音乐领域之外的人。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过,“鲍勃·迪伦是这个时代最受敬重的诗人和音乐家,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2004年,《滚石》杂志评选出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鲍勃·迪伦的《Like a rolling stone》名列首位,这首歌被引申为一种摇滚精神,一种生活态度。而他的另外一首作品《Blowing in the Wind》同样进入史上最伟大500首歌曲,是“民歌摇滚”的代表作,被奉为民权运动的圣歌。[详细]

   两名契约理论贡献者荣膺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0日专电(记者付一鸣 和苗)瑞典皇家科学院10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两名获奖者创建的新契约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

     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获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

图表: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获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新华社记者 马研 编制

  新华社奥斯陆10月7日电(记者梁有昶张淑惠)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菲弗7日宣布,把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以表彰其为结束该国历时50多年的内战所作出的努力。

  菲弗在宣读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时说,尽管历经艰难困苦,哥伦比亚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寻求正义和平的希望。该奖项同时也可被视作对哥伦比亚人民以及参与和平进程各方的致敬。

    三名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三名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名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获得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名科学家的照片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天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在美国高校工作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发现。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日学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关联多种顽疾

  10月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的肖像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3日宣布,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大隅良典因在细胞自噬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NextPage]

  把跨界玩得专注

  他是作家、诗人,他还是一个画家,画作产量质量都非常稳定。艺术家玩跨界,虽然很常见,但是像鲍勃·迪伦这样,把跨界玩得专注的,不多见。“我会画什么呢?嗯,我猜会是手头的任何东西。我坐在桌边,放好纸和笔,拿来一台打字机,一朵玫瑰,笔、刀、大头针、空的烟盒。我完全忘记了时间……倒不是我把自己当成了画家,只是喜欢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感觉。”

  鲍勃·迪伦画作

  他其实很早就开始画画了。1966年的一场摩托车车祸,让鲍勃·迪伦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没与公众见面,也让当时养伤在床的他执起了画笔。他的画作开始与其创作的诗歌、散文、音乐互通生气,他曾说“倒不是因为我自认是大画家,而是我感觉在绘画时,我能赋予周遭的混沌以秩序。”

  听鲍勃·迪伦如诗般的音乐

  “在我看来,我写的任何一首歌都不会过时,无论它们是关于什么话题的,它们承载的是那些我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东西。”——鲍勃·迪伦

  如果你不熟悉鲍勃·迪伦,那么,记住一件事就够了:他是个诗人,他对音乐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如诗般的歌词,令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旋律成为同等重要的部分。

  No.1 《时光慢慢流逝》

  山中的时光静寂缓慢,

  我们坐在桥畔,在泉水边散步,

  追寻野生的鱼群,在溪水上漂浮,

  当你置身尘外,时光静寂流逝。

  我曾有个心上人,她娇小、美丽,

  我们坐在她家的厨房里,她妈妈做着糕点,

  窗外的星辰闪烁高悬,

  时光静寂流逝,当你找到你的心爱。

  No.2《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No.3《暴雨将至》

  你到过哪里游历,我蓝眼睛的孩子?

  我亲爱的孩子,你到过哪里游历?

  我曾在那十二座迷雾山旁踟躇

  我曾沿着那十二条蜿蜒的高速公路慢行

  我曾走进那七座伤心森林的深处

  我曾面对那十二汪死海

  我曾进入墓地中一万里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将至

  No.4《永远年轻》

  愿你能够梦想成真

  愿你为永远帮助别人

  也接受别人的恩惠

  愿你可以造一把采摘繁星的云梯

  然后摘下属于你的那颗

  愿你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永远年轻

[NextPage]

  他们眼中的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越是不代表谁,他的影响越大,那些总是想代表时代的人,越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影响,那个时代过去了,他们就过去了。鲍勃·迪伦的低调,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反而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

  ——歌手崔健

  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

  ——歌手郑钧

  鲍勃·迪伦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为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

  ——美国唱片工业学院的首席执行官尼尔·波特

  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莎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