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林参天树——记老年医学专家牟善初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曦、曾涛、郭晶 编辑:何冰 2016-12-12 21:08:04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题:医林参天树——记老年医学专家牟善初

   陈曦、曾涛、郭晶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肾内科病区。

   病床上,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安静地躺着,床旁放着一本医学杂志。护士说,“他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书。”

   这位老人叫牟善初,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专家。

   人如其名。在过往的百年岁月里,牟善初不忘初心,向善从善,把自己的一生与医疗事业、国家民族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白衣战士敢冲锋

   牟善初1917年出生在山东日照。小时候,母亲病痛缠身,几经治疗却收效甚微。

   这让牟善初在童年就下定决心——学医,为母亲、为更多人解除疾病痛苦。高中毕业,他考入原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踏进了医学行业。

   卢沟桥事变后,牟善初随学校从南京搬至重庆,又从重庆搬到成都。

   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涯深深刺痛了牟善初,报国救国的理想不断在他内心升腾。

   1943年,26岁的牟善初从学校毕业,并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军医,随部队来到抗战前线,冲锋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受伤将士。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50年,牟善初被派往华东某地血吸虫病防治站任副站长,投身到一场抗击血吸虫病战斗中。

   他日夜走访病情严重的病人和村庄,查阅中外书刊记载的相关病例和治疗措施,拿出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

   紧接着,他开班授课,学员们带着他研究防治血吸虫病的知识和措施,走进农舍,走向田间,越来越多的百姓得以康复,因血吸虫病而荒废的农田得以复耕。

   在这次战役中,牟善初还攻克了一道药学难题。他通过实验和分析总结,得出可以将治疗用的锑剂使用天数从21天降至6天,既能保证病人免遭血吸虫病折磨,又明显降低了锑剂对肝脏和心脏的损害作用。

   磨难让信念更坚定。在抗击血吸虫病的日子里,牟善初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权威专家有担当

   从医80年,牟善初学贯中西,是我国医学超声波的应用倡导者,在大内科、临床药理、老年医学等学科领域享有盛名,是名副其实的“老权威”“老专家”。

   1958年,牟善初配合心外科专家、大学同班同学苏鸿熙开展了国内首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先天心脏病手术,成功地为一名室间隔缺损的儿童进行了体外循环修补术。

   这是国内首例心脏外科手术,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后医学界伟大的成就之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牟善初调入解放军总医院,创建了我军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室,较早对老年常见病、疑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同事的眼中,牟善初这位权威专家敢担当。

   一次,一名患者因患急性大叶性肺炎,大剂量用抗生素后,开始出现严重腹泻,病情危重。

   来自国内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坐在一起,病例会诊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是先治肺炎,还是先治腹泻?先治肺炎抗生素必须继续用,先治腹泻就必须停用抗生素。

   纠结之时,还是牟善初来拍板——停用抗生素。

   大胆决定来自细致的观察和专业的分析。经牟善初研究,患者的腹泻主要是因抗生素引起的“难辨梭菌”腹泻。

   作出这个决定后,牟善初住在了患者的病房,24小时不离患者左右,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

   一天,二天,三天……病人的病情开始好转。当时,60多岁的牟善初却由于体力消耗极大和精神上的极度紧张,昏倒在病人的床边。

   牟善初对老年病人的诊治和用药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危重病人抢救的关键时刻或对某种治疗方案出现意见分歧时,他冷静慎重又大胆果断,敢于负责,敢于担风险。

   牟善初参加的危重病人的抢救已经有几千次,许多患者的生命在他这里得到挽救。

   他是最早发现了庆大霉素肾毒性的人,提出了老年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应绝对禁用庆大霉素的观点。

   他提出了老年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注意保护肾脏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老年危重病人救治经验。

   他主编了一系列医学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八五”期间完成了老年高血压性肾损害早期检测指标及治疗药物的研究,“九五”完成老年肾功能衰竭的研究。

   在他的带领下,解放军总医院的老年医学研究室已经发展为全国重点学科、全军重点医学研究所。

   牟善初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5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多项,被评为“保健工作杰出专家”,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说:“牟老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他一辈子为党和军队的医学事业殚精竭虑,作出了突出贡献,诠释了人民军医的责任与担当。”

   大爱仁者医德馨

   为掌握更多的医学信息,牟善初自学了俄语、日语。持之以恒的勤奋,使他成为心血管、肾脏、呼吸三个专业的专家。

   谈到为何要不停地学习专业知识,牟善初的回答很淳朴:“为了医好更多的人。”

   在他的回忆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治病救人不是索取,更不是交易,知识和技能是人民培养的,解除病人的痛苦是我应尽的责任。”

   这句话,是牟善初践行了一辈子的诺言。

   新疆一位老人患肺部感染并呈持续哮喘,且心、肾功能不全,痛苦难忍。家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牟善初打电话求助,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牟善初二话没说,冒着腊月严寒,两次飞往新疆。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这位老人奇迹般痊愈了。家属们无比激动,硬要塞给牟善初一个红包,被他断然拒绝。

   “医者不德,不堪为医。”牟善初说,“你们对我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医者,乃仁术也。牟善初在80年从医生涯里,一直把病患当亲人,用仁爱去换取真心。

   一位年事已高的患者住院后自感病情严重,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不配合治疗。

   牟善初耐心地在他病床边蹲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一遍又一遍在耳边轻声开导。

   患者起初并未说话,但过了一会儿,终于停止了哀叹,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牟善初常说:“我和患者的关系,就好似大树离不开泥土。”

   一天深夜,牟善初为抢救病人,赶赴医院途经一个工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半边脸当时就肿了。

   当他肿着脸赶到病房,说的第一句话是:“病人现在情况怎么样?”那一年,他已88岁。

   牟善初家中最近的一张“全家福”是上世纪60年代初拍的。小女儿牟小芬说:“全家到北京40多年了,却没有一张全家福,因为父亲把时间都留给了病人。”

   牟小芬说,父亲生活极为简朴,至今还穿着带补丁的衬衣和袜子。

   但是,牟善初对群众却从不吝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牟善初拿出5万元钱为家乡建希望小学。他还把15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医院,设立了“牟善初医疗保健科研奖励基金”。

   季羡林是牟善初的初中国文老师,也曾经在解放军总医院疗养过。

   对曾经的学生,季羡林评价如是——“救死扶伤,白衣天使。造福人类,勤勉从事。师友敬服,高山仰止。”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曦、曾涛、郭晶

编辑:何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