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集、工业广布的华北地区栖居着一个豹的亚种——华北豹。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人们对它所知甚少。
民间组织猫科动物保护联盟(简称猫盟)致力于对中国本土野生猫科动物实施监测、研究和实地保护,评估中国猫科动物现状,为推进中国本土野生猫科动物及栖息地的保育提供解决方案。
华北豹保护项目是猫盟全力推进的长期项目,在长达8年的监测和对海量拍摄数据的梳理中,猫盟对栖息在山西晋中太行山的华北豹种群状况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了解。
此外,猫盟发动当地村民成立“老豹子”巡护队。除了实地保护,猫盟更希望让远居城市的人们也来关注“大猫”的命运——他们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极具号召力,周边产品也聚集了大量粉丝,定期举办的京郊自然观察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年轻志愿者。
猫盟慢慢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保护之路,野外调查也扩展到全国九省市。对于未来的展望,猫盟成员有着默契的共识:职业化。他们希望人们不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抛家舍业,唯有情怀。只有职业化才是自然保护行业的长远之计。
[NextPage]
在山西晋中和顺县马坊乡,宋大昭(左)在翻着马坊乡乡长范新国(右)交给他的豹袭击家畜的材料(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NextPage]
猫盟在晋中太行山区发现华北豹的粪便,猫盟成员黄巧雯用标尺做参照并拍照记录(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NextPage]
在山西晋中和顺县马坊乡,老豹子队队长魏栓兵(右)与其他队员张二宝(左)、张有奎交流各村的保护情况。共有来自五个村的五名村民组成了老豹子队(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NextPage]
在晋中太行山区,老豹子队成员程永香伏低身体模仿豹子的姿态,以帮助蒋航调整红外触发相机的拍摄角度(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NextPage]
5月19日,山西晋中太行山,猫盟设置的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一只华北豹在晨晖中走下一块岩石。新华社发(猫盟供图)
[NextPage]
老豹子队成员程永香在红外触发相机上方钉上“给豹子买牛排”爱心机位的牌子(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NextPage]
猫盟成员武展昭、黄巧雯、万绍平和宋大昭(从右至左)在北京猫盟办公室交流(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NextPage]
猫盟成员宋大昭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为学校环保社团成员做金钱豹主题的讲座(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NextPage]
在北京某咖啡馆举行的讲座中,猫盟的周边产品作为问答环节的小奖品被摆在一旁。这些猫科动物主题的周边产品是猫盟保护工作的又一个创意之举,深受学生、白领的喜爱(1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来源:新华社
编辑:周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