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开设长者饭堂928个 将进一步提升质量
长者饭堂
更近更香
华农食堂长者的食谱丰富。
到2018年2月底,广州全市已经有长者饭堂928个,比2016年底增长了4倍,街道(镇)、社区(村)覆盖率达到100%。量提升了,质跟得上来吗?
昨日上午,2018年广州市养老大配餐服务提升工程第一次现场会召开,副市长黎明参加。接下来,广州将实施长者饭堂“质量提升工程”,市民政局将于近日印发实施《优化城乡养老助餐配餐服务网络提升助餐配餐服务水平工作方案》。针对广州市养老大配餐服务存在的选址布局不够合理、餐饮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手段不够先进等短板,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包括六大举措,包括要增加饭堂网点密度、开发助餐移动服务APP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文洁 通讯员印锐
总有一间长者饭堂在您身旁
市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何镜清通报广州市养老大配餐服务的最新情况。
2016年起,广州就紧抓助餐配餐这个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发展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推出“长者饭堂”,给老年人呈上一顿安乐饭菜。
到2018年2月底,广州全市已经建立了长者饭堂928个,比2016年底增长4倍,街道(镇)、社区(村)覆盖率达到100%。
总有一间长者饭堂在您家附近,广州市希望打造长者饭堂全覆盖网络,做到市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可达,目前这一全覆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长者饭堂的多主体服务格局也基本形成,社会力量运营占比85%。
助餐配餐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在长者饭堂吃饭,老年人健康饮食不仅更加有保障,而且交际圈、社会支持网得到拓展,精神状态和心态明显改善。
针对老年人群体中的独居、空巢、失能长者,大配餐服务给予重点关照和关爱,对其减免费用、提供送餐服务。通过长者饭堂的建设,不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也得到活化利用,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广州的长者饭堂也在全国树立起品牌,2017年,以助餐配餐服务为特色的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绩效考核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优秀,全覆盖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项目在第十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奖”,具有广州特色的养老大配餐服务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养老服务工作贡献了“广州智慧”。
长者饭堂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广州市副市长黎明说,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试点工作要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今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养老助餐配餐服务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实事,将科学谋划养老大配餐服务提升工程,有机结合“大配餐+”“智慧+”“医疗+”养老服务,全面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为广大老年群众谋实事、办好事。
长者饭堂量的提升在过去两年效果明显,但质量还有提升空间。目前,广州市养老大配餐服务还存在短板,包括选址布局不够合理、需求满足不够充分、餐饮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手段不够先进、医养结合不够紧密等。
广州市民政局将于近日印发实施《优化城乡养老助餐配餐服务网络、提升助餐配餐服务水平工作方案》,针对存在短板,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六举措提升服务
一是优化服务网络。
合理优化布局,对供餐能力不足、选址不够合理的长者饭堂进行调整优化,另外适当增加服务网点密度。还要引入品牌餐饮连锁企业,设置老年助餐专区或参与老人餐配送。
在企事业单位开辟老年助餐窗口,将内部优质餐饮服务向社区延伸。
建立“中央厨房+长者饭堂+入户”三级配送链,增强长者饭堂二次配送功能。
二是规范运营管理。
民政、食药监和各区政府之间建立起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对助餐配餐企业(机构)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
制定实施规范指引,支持社会力量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餐食。
优化申请流程,简化申请材料,丰富点餐方式,为老年人申请服务提供便利。
完善市居家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助餐配餐服务功能,开发移动服务APP。优化“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拓展网络订餐、送餐上门等项目。
四是拓展服务内涵。
整合社区资源,搭建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将助餐配餐服务与志愿服务、上门探访、家庭医生等服务有机结合。
五是提高宣传成效。
宣传推广助餐配餐服务,提高助餐配餐服务知晓率,提升市民对相关服务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同时完善长者饭堂标识系统
六是加大扶持力度。
探索建立慈善资金支持助餐配餐服务的长效机制,鼓励各区探索通过慈善冠名、授牌等方式支持市场主体、品牌餐饮企业参与大配餐服务的新模式。
现在85%的助餐点都由社会力量参与,将制定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培育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郑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