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人的成长需要工匠精神,企业发展也离不开工匠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少不了工匠精神。“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区党委九届三次全委会精神,推动“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形成共识,西藏自治区总工会牵头开展了“中国梦 大国工匠篇”系列采访活动,本网亦开设“中国梦 大国工匠”专题收纳相关文章。
本网拉萨4月12日讯(记者程利娜)18年在西藏的美好时光,25年奋战在地质工作一线,参加过青藏铁路、拉日铁路等多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地质勘察、设计和科研工作,为我国高原铁路建设和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他就是冻土“大国工匠”—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刘争平教授。
2000年,他先后担任青藏铁路勘察设计的地质专业负责人,以及使命最为艰巨的冻土科研队队长,全过程参加了青藏线的初测、定测、补充定测、配合施工以及总结编纂工作。
2010年,他投入了拉日铁路的勘察设计和配合施工工作,担任勘察设计副总体、副指挥长。目前,他又继续负责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配合施工工作。另外,从2016年至今,他作为铁一院的拉萨分公司院长,积极参与了西藏铁路网设计、中尼铁路、新藏铁路等项目工作,为西藏铁路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8年来,他坚持每年工作在现场9个月以上,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舍小家、为大家,为西藏铁路建设,为西藏现代交通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2015年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曾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级奖励12项,其中青藏铁路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他先后担任了青藏铁路冻土科研队副队长、队长,进行66个课题的现场管理工作,并担任了其中13个课题组长,青藏铁路科研工作扎实开展,为最终解决冻土技术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因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而长期停建,在长1142千米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冻土就达到了550公里,刘争平带领队伍,克服种种困难,青藏铁路在2006年建成通车运营,刘争平自豪地说:“我有幸坐上青藏铁路首列,看到曾经日夜坚守的地方,现在变成通往各地的铁路,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的“好搭档”胡涛回忆道,十几年前,他们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海拔高,常常因为高原反应头疼欲裂,大雪封山的时候甚至几天几夜没吃没喝。青藏高原地质复杂,冻土和地热成为施工的两大难题,在种种困难面前,刘争平并没有服输,他刻苦钻研,不断积累经验,取得了一次次科研成果,在胡涛看来,他是一个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以身作则、时时关心职工的人。
他善于总结,善于分析。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受邀在各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冻土讲座,先后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9篇。2017年8月主编完成《高原铁路勘察设计规范》、《高原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编撰工作,使得冻土工程技术得以形成国家标准进行推广,实现了技术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他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工作的这些年里,最让刘争平记忆犹新的就是他历史上的36小时和28小时。1996年,为了能打好水压井,他在施工场整整呆了36小时;2003年在青藏线,刘争平连续工作了一周,从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完成了相关创作。
他还把对高原生态环境真挚的爱,体现在了工程措施的每一个细节。拉日铁路设计中,刘争平主持进行了风沙治理环保型试验,设计采用了立体防护措施,沙丘表面主要采用石方格来固沙、同时设置防风栅栏、高立式挡风墙等措施,治沙效果明显,而且经济、方便,施工强度小。铁路开通以后,该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沙害影响,确保了铁路运营安全。
对于刘争平来说,高原铁路建设是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他把多年的经验编纂成书希望更多的人去学习,去了解冻土、地热知识等,他也不断以“回头杀”的方式去检验,去突破更多难题,给大家提供先进经验。正如他所说:“不求步步为赢,但求步步精彩!”(图片由刘争平提供)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编辑:彭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