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天我当班”——戒毒民警韩怡的艺术人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徐亮 编辑:余书悦 2019-02-26 11:48:28
时刻新闻
—分享—

中新网德阳2月26日电(徐亮)戒毒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神秘的“围城”,在这个“围城”工作的民警每天是如何度过的?在当班过程中会做什么事?他们会对戒毒人员起到什么作用?记者日前走进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参加“今天我当班”活动,体验了一番在外界看来有些神秘的戒毒所民警们的工作情况。

“今天上午我们练习舞蹈基本功,先把身体活动开……”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科民警韩怡又开始一天的工作——指导戒毒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学过舞蹈的学生们常常会给自己的舞蹈老师贴上这样的标签:凶、嗓门太大、过分严格、不够温柔。但这位老师似乎与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戒毒人员对她的评价是:温柔、和蔼,有耐心。

由于戒毒人员大多没有舞蹈基础,韩怡总是耐心指导,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动作姿态,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腿抽筋是常有的事。2009年,韩怡大学毕业后考入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成为基层大队的一名管教民警。她说:“我希望继续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用热情和自信去感化这些曾经迷失的人。”韩怡充分利用该所为戒毒人员成立的话剧团、合唱团、舞蹈团、瑜伽班、快板班等艺术戒治平台,帮助戒毒人员走上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之路。

由于韩怡的文艺矫治能力突出,调到教育矫治科具体负责艺术矫治各项工作。韩怡积极参与策划所里举行的《地方标准》知识宣传暨全国统一戒毒模式成果汇报晚会,从舞蹈编排、服装选择、音乐编辑、舞台搭建、背景装饰等都亲力亲为。晚会当天气氛热烈,演员们动人的舞姿和悦耳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将晚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一波又一波掌声也同时点燃了戒毒人员的表演激情。

下午是语言表演训练,韩怡组织戒毒人员练习快板。所里自创的《宪法三字经》,以明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词句提醒每一位戒毒人员要远离黑恶势力,避免伤害别人,又要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随着节奏欢快的竹板声,韩怡回想到一位所里最小的戒毒人员娜娜(化名)。2016年,16岁的娜娜因吸毒被送到省女所,成了当时所里年龄最小的戒毒人员。针对未成年戒毒人员,所里专门开设了“育蕾班”,由民警担任老师,给这些孩子教授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等课程,韩怡负责为她们开展艺术矫治课程。韩怡鼓励娜娜参加所内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她耐心向娜娜讲述不同节目主持人的主持特点,深度剖析几位著名主持人身上的闪光点,让娜娜学习。娜娜通过一次次的学习锻炼,终于成为戒毒人员中最吸引观众的主持人。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很快进入尾声,娜娜将回归社会,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重新回到校园。娜娜的父母不知所踪,唯一养育她的奶奶家境贫寒,如果不对娜娜进行帮扶,很可能再次走上吸毒道路。在省女所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一所职业高中同意接收娜娜入学。重新回到了课堂的娜娜没让韩怡失望,娜娜告诉韩怡:“小韩姐姐,这次全国职业中学演讲比赛我获得了第一名,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这么优秀过。”

所里收治着四川的女性戒毒人员,由于她们多数因为家庭、感情或婚姻关系而走上吸毒道路,进而忘记自己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三重身份。日复一日,韩怡以心换心、以爱攻毒,每天做着相同的工作,用赤诚之爱感化戒毒人员早已冰冷的心。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矫治、倾力救赎的理念,通过开展各种艺术矫治项目和手段,帮助戒毒人员提升自控力、自我价值和自尊感,逐步实现生理和心理康复,为戒毒人员保持操守、自信回归、拥抱美好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徐亮

编辑:余书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