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访名家】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刘宇航
在位于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旧址,记者见到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位重要亲历者和见证人——戚发轫。
戚发轫近照 光明日报记者 刘宇航摄/光明图片
这个名字在中国航天领域叫得很响。“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眼前这位面容慈祥、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荣誉等身却谦逊平和。交谈中,他很少说到自己,而是把更多时间留给了几代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报国心、孜孜以求的强国梦,以及用青春甚至热血铸就的航天精神。
“别人能干成,我们也能干成”
1957年9月,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戚发轫被分配到刚成立不久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和火箭而成立的研究院,时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给他们主讲《导弹概论》。
当时,因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苏方拒绝接收中方参加导弹研制的戚发轫等人前去学习。
“你想学,人家不让你学,就只能靠自己。”现实令戚发轫等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于是,在一穷二白且面临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他们咬紧牙关,坚持自主研发,攻克了众多难以想象的难关。
“记得首次发射东风2号导弹时,因为经验不足,发射还不到1分钟,导弹就掉下来爆炸了,当时大家很受打击。但团队还是要往前走,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坚信:别人能干成,我们也能干成!”戚发轫说。
20世纪60年代,18名来自七机部一院(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运载火箭设计师听从国家召唤,转入卫星研制领域。在中国航天史上,他们被称为“十八勇士”,戚发轫便是其中之一。在新的领域,他先后参与、主持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的研制。
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戚发轫感慨万千:“正是在那个年代,我们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它的核心是自力更生。依靠这种精神,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
“没有把握,不会把杨利伟送上天”
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那一年他已年届花甲,压力和顾虑可想而知。
“我去苏联看过他们发射载人飞船,发射时总设计师是要签字的,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安全地把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就在想,将来送我们自己的航天员上天之前,我能说这句话、签这个字吗?”然而,面对国家需要,戚发轫还是挑起了这个重担。
一上任,他便做了4件大事:一是组织研制队伍,以老带新;二是拿出设计方案,在保证航天员相对舒适的飞行环境基础上,降低飞船返回的难度;三是组建试验基地,北京航天城也由此应运而生;四是建立规章制度,保障飞船分系统和设备的研制协同进行。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2001年1月 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也有了新的提高……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由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那一刻,许多指挥台上的老专家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戚发轫却平静如常:“我们花了11年时间,没有把握,不会把杨利伟送上天。”据他讲,除了在地面上做的无数次试验外,团队还做了4次无人试验,对“上天”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反复修正。“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我们设想了100多个故障,并且都做了预案。当然,最终那100多个预案一个也没有用过。”
在戚发轫看来,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特别”,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当国家有特别需要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航天人都要有这种特别的精神”。
“有了爱,才会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
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戚发轫认为,正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任落在了新时代航天人的肩上。在戚发轫看来,要想成为航天强国,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进入太空的能力。“去年长征五号发射,我们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25吨,上了一个台阶,但将来我们的航天员要到月球上去,仅有长征五号还不够,还得有重型运载火箭。”
二是利用太空的能力。“在卫星方面,我国拥有各种各样、不同类别的100多颗卫星在轨工作,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近两年,我国每年发射卫星的数量则排在世界第一位。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我国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突破了航天员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两项关键技术,发射了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计划2024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在探月工程方面,我国完成了前两步‘绕’和‘落’,下一步就是‘回’了。预计今年年底实施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取回月球样品。”
三是保障太空的能力。“我们在天上有卫星,有航天员,将来还会有空间站,因此要有控制、保护它们的能力。”
戚发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加艰巨而光荣,更应该继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尤其是“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其核心是爱国。一个人只有有了爱,才会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而最大的爱,就是爱国家、爱团队、爱岗位。”
显然,让航天精神薪火相传,是这位86岁的老航天人最大的心愿。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24日 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蕾 刘宇航
编辑:张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