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集团军某旅官兵利用班用野战给养器材单元制作热食。韩海建摄
野外就餐。
热食前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打保障。现代战争,部队机动频繁,战斗紧张激烈,作战连续性强……搞好战场饮食保障,对于保持和增强官兵体能、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拿破仑有句名言:“士兵是靠肚子行军打仗的。”战场上的“吃”与战争胜负息息相关。军人的适应能力决定战争的持续能力。练就军人特殊的饮食适应能力,必须重塑官兵饮食结构。这种“重塑”,对我军战场保障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转变具有积极意义。正如相关专家所言,从“吃”上解决战斗力问题,不亚于一场自我革命。
来自军委后勤保障部的消息显示,针对野战饮食保障训保脱节、保障标准不配套等问题,全军部队正加速推进野战饮食保障整体转型。在保障模式上,针对不同作战样式、作战条件、保障环境,采用不同作战力量编成,提出战时因地制宜确定办伙规模的方法。根据部队任务,区分“单兵、战术、战役”3个层次,灵活多样保障……
当前各部队如何推动战场饮食保障?如何推动野战饮食保障转型发展?请看记者的调查报告。
战场吃饭是个“技术活”
关于演训场上的饮食保障,官兵有话说。
——“训练较少,技能偏弱”。
不久前的一天,第72集团军某旅组织对抗演练。临近中午,导调组临机“出情况”:“炊事车被炸,炊事员伤亡严重,失去保障能力。”面对突发情况,战斗班排战士因平时野战炊事技能练得不多,此时竟无人会挖散烟灶。
三营营长张国维自嘲地说:“如今,一些官兵最大的炊事技能是‘开水泡面’,对于野战条件下取水、识别野菜、做饭等技能知之甚少。”
一次50公里战斗体能训练,营里给每名官兵发放2斤大米。训练间隙,埋锅造饭,战士们犯了难:有的把米饭煮糊了,有的寻来野菜却不知如何与大米搭配下锅,有的嚼着夹生的饭粒下肚,还有的甚至饿着肚皮投入后续训练……
——“手段单一,效率不高”。
一次演练中,某营担负左翼突击群进攻任务,各连依托野战给养单元、自行炊事车等装备实施伴随保障,每个连队自带3日的携行量。
中午,五连炊事班接到“生火造饭”的命令后立即展开作业。谁知,米刚下锅不到10分钟,就接到突如其来的“敌情”:“一小股‘敌人’正向你方隐蔽机动,迅速转移。”
炊事班不得不停止作业,消除车辙等痕迹,火速向第二阵地转移。洗菜、切菜、炒菜……忙活一小时,饭菜终于做好了,正准备开饭,可“敌人”又调集兵力发动突袭,战士们不得不饥肠辘辘迎战。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兄弟单位的一个连队,提前把五花肉、排骨、土豆等生鲜食品切好,封装在不同包装盒内,战场上稍做加工即可食用。炊事班两个人很快就做好了全连饭菜,大大提高了保障效率。
——“考虑不周,精细不够”。
某营参加渡海登岛训练,为确保官兵能吃上热食,军需营房科提前与海军部队协调,获得在登陆舰上加工热食的许可。炊事员精心制作辣子鸡丁、竹笋炒肉片、苦瓜炒鸡蛋等饭菜,官兵却都没啥食欲。
原来,航渡期间舰船颠簸剧烈,加之活动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一些官兵经过海上连续航行,头晕目眩,根本吃不下。
“作战任务不同、环境不同,官兵身体所需热量不同,饮食保障方式也应有针对性……未来海上航渡,应考虑以‘流食保障’为主。”复盘检讨会上,该旅军需营房科长刘云鹏直言。
——“热量辐射,暴露目标”。
那次对抗演练,该旅炮兵营榴炮一连官兵将炮阵地精心伪装在山岳丛林间。不想,战斗还没打响就被“敌”炮火覆盖。
复盘发现,竟然是炊事车“惹的祸”——全钢结构的炊事车烧柴油燃料时,整个操作台温度升高。做完饭,炊事员收拾完炊具,就将四周篷布放下来,开进炮阵地附近的丛林间伪装隐蔽……
结果,热量散不出去,被“敌”热感应侦察器逮个正着。
某营炊事班长朱志刚也有类似的经历。红蓝对抗演练,为了让战友从战场上一下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他带领炊事班,提前到达冲击展开地域。
哪知,蓝军发现后,通过炊事班做饭的阵势判断后方必有大部队,于是“顺藤摸瓜”,把后续部队“包了饺子”。
战场饮食保障为啥难
饮食保障,缘何频频遭遇困境?采访中,上至机关领导下至普通一兵,各自看法不一。
“官兵炊事技能弱是最直接的原因。”某连连长王崇霄说,平时组织炊事训练,一般条件下练得多,实战条件下练得少;炊事员练得多,其他官兵练得少,这“两多两少”导致官兵炊事技能不过硬,上了战场自然“漏洞”百出。
“手段单一,效率不高”,是当前战场饮食保障的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军饮食保障分工存在“前重后轻”的特点,即前方部队承担大部分食品制作、分发任务,后方筹措和前送给养物资往往仅以生鲜食品为主。这种传统饮食保障模式,让前方部队从原材料开始加工,耗费时间、精力和能源较多,难以适应现代战争“快打快撤”要求。
“未来战场,环境更加复杂,斗争更加激烈,部队配置和饮食保障任务充满不确定性,部队可能长时间得不到热食供应。”该旅军需营房科科长刘云鹏说,这就要求饮食保障必须根据敌情、地形、环境等情况,因地制宜灵活保障。
“战场饮食保障可以借鉴‘宅急送’的模式。”该旅保障部部长解耿说,采取“净菜加工、成品配送”的保障方式。即:按照战场食谱把生鲜食品切好,成品、半成品组合到一块,模块化包装、配送式保障,最大限度减少一线炊事员携行负重和工作量。
同时,充分利用野战指挥信息系统,后方通过给养中心信息终端实时感知需求,将“战场快餐”迅速配送,提升机动作战快速保障能力。
战场饮食保障,“精细度不够”“热量不达标”等问题,也是官兵们关注的焦点。
营长张雷曾多次参与重大演练,他以“渡海登陆作战”为例发言:“在航渡阶段,舰船颠簸剧烈,空气流通不畅,官兵易发生晕船,此时就要想方设法维持充沛的体力,减少非战斗减员;而在抢滩登陆阶段,部队鏖战水际滩头,官兵体力消耗大,此时就要确保部队‘吃得上’,维持官兵充足体能……在扩大巩固登陆场阶段,部队经过连续作战,此时就要注重高热量饮食,帮助官兵迅速恢复体力,延长持续作战能力。”
“总之,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域、作战背景、气候条件下的营养需求,在部队机动、战斗打响、夺取阵地、兵力撤收等不同阶段,实施精细化保障。”张雷说。
讨论中,实战意识不强、缺乏敌情观念等问题也被一一揪了出来——
“现代战争,敌方将广泛运用高新技术侦察手段,对战场热食保障的组织实施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现有热食保障设施,目标大、缺少有效伪装,极易遭敌精确制导武器打击。”
“未来饮食保障,必须具有良好的隐蔽性、防护性,饮食装备在运用迷彩伪装和自然伪装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高技术的应用,确保排烟少、辐射少、噪声小,提升生存防卫能力。”
吃法跟着战法变
浙中腹地,深山密林,某营正在进行实战化训练。
临近中午,九连的炊事班饭菜飘香。只见班长王龙强带着3名炊事员紧张地忙碌着,菜盆里盛着已经做好的辣子鸡丁、竹笋炒肉片、排骨炖冬瓜、素炒白菜,另外还有一桶紫菜蛋汤。
针对作战任务、战斗行动、战区气候地形等不同情况进行饮食保障,该旅想了很多办法——
他们按照“以热食保障为主,结合军用食品保障;以炊事班制作为主,结合班、排自做;以制式饮食装备为主,结合就便器材;以高热能食品为主,讲究营养配餐”的原则,开展野战饮食保障研究和训练。
为提高官兵炊事技能,他们对训练进行改进——
由原来单一烹调技术训练,转变为野战生存保障训练;由原来单纯炊事员训练,转变为部队全员普训;由原来的“一日三餐式”的饮食保障训练模式,转变为军事训练全过程伴随式、大项任务牵引式饮食保障训练模式。
他们还组织野战炊事技能比武,将“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以老带新”的方法融入经验交流、实装操作、阶段考核等环节,为炊事员队伍加钢淬火……如今,全旅所属部队炊事员人人都能驾驭野战饮食保障装备,单兵技术水平、成建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那天,某营组织20公里战斗体能训练,告别以往“埋锅造饭”传统,采取模块化饮食保障,利用简易炉具对真空包装食品进行加热后食用……官兵的思维和行动都在转变。
“吃法跟着战法变。”翻阅去年以来旅队的野外训练计划,在他们演练的10余种新型作战样式中,相应的饮食保障方式达20多种。
大规模机动,野战炊事车伴随保障;分队穿插,班用野战给养器材单元是主力;远程机动,地方餐饮配送;特种作战,工兵锹、子弹盒等传统野战生存炊具也派上用场……“不管何种保障模式,都做到展开快、制作快、分发就餐快。”该旅领导说。
采访中,官兵们还表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还学习了野外就地取食本领。”
在该旅编写的《山岳丛林常见可食用植物图谱》中显示:马兰头、野苋菜、荠菜等32种常见野菜都可适量食用——让官兵实地掌握这些“野味”的名称、形状和食用注意事项,是野战饮食训练的必训内容。
今天,走向精细化、快速化、实战化,是野战饮食保障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该旅军需科助理员吴先球介绍,他们针对不同的作战行动、官兵体力消耗情况进行精细配餐,保证官兵战时体能消耗补充;根据昼夜、季节、训练强度变化,制订多套“战场食谱”,实现灵活饮食供应。
战场上,饮食保障如何做到不暴露目标?
不久前,该旅组织官兵学习军事地形、水文气象、隐蔽伪装等与战场饮食保障密切相关的知识,掌握如何选择隐蔽地形构筑必要防御工事的技能,提高防卫能力。
在“食物前送”领域,他们严密组织编组,明确道路和标记规定,确定食物分发点的位置,以及与敌遭遇时的处置措施,确保整个过程安全。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童祖静、陈拓、陈朴
编辑:姜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