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定位”能清楚地告诉别人你在哪儿,也能让你被它“牵着鼻子走”。
近日,在“2019净网专项行动”期间,渝中区公安分局成功破获一起涉嫌通过互联网,利用“手机定位软件”作为诱饵,对受害人实施诈骗的团伙犯罪案件,该案涉及全国超过500人受害,涉案金额100余万元。从今年6月起至今,警方先后奔赴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捣毁该案相关违法犯罪团伙2个。
“定位”妻子却被骗17000余元
今年4月下旬,渝中区化龙桥派出所接到一男子报警称,他在网上仅仅一晚就被骗走17000余元。
据了解,原来报警人袁先生住在渝中区,30多岁,他和结婚多年的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因为“不放心”,袁先生想的不是与妻子真诚沟通,而是选择用“高科技”手段去监视对方。
期间,他在网络上搜索到一家名为“密探查询”,号称专门从事手机定位服务的网站,只需手机下载一个软件,就能轻松定位他人位置。
袁先生当晚就在网上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客服”在加了他的微信后,为了让他信服,当即说出了袁先生当时所在的位置,并声称只需要提供被追踪人如电话号码之类的私人信息,就能在最短时间内查询到对方的实时位置。
信以为真的袁先生立即决定购买对方的定位服务,根据“指引”,他在手机上先下载了一个软件,打开后,直接跳出一个注册登录的画面。“对方说这个事情要保密,需要先交版权使用费、开通费之类的费用才能使用。”袁先生当时就答应了,第一次向对方支付了2480元。
接下来,对方继续用保证金、押金等名义,不断要求付费。当晚,袁先生通过微信扫码支付、支付宝扫描支付的方式,分6次向对方一共支付了17000余元人民币,每次金额从150元至10000元不等。
然而,所谓的“定位软件”仿佛一个空壳,从头到尾根本无法使用,袁先生才发现自己被骗,随后报了警。
全国陆续抓获14名嫌疑人
接到报案,渝中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通过梳理涉案资金流向、诈骗人员使用的聊天工具账号、用于作案搭建的诈骗网站等方式,逐步明确出涉嫌诈骗人员的真实身份、组织架构,以及层级关系。
在掌握相关情况后,渝中警方随即立刻成立专案组,多次远赴四川宜宾、江苏淮安、浙江桐乡、嘉兴等地开展侦查和抓捕工作,并最终在淮安、嘉兴等地陆续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14人。
经审讯调查,从今年1月至5月,该涉嫌网络诈骗团伙用于收款的账户内,有数百笔1000元至3000元的资金转入,共计100余万元,其涉及的银行账户多达500余个。“这就意味着就全国范围来讲,至少有超过500名受害者上当受骗。”专案组民警分析称。
同时,该诈骗团伙为了逃避公安机关循线追踪,降低被抓风险,还伙同专门从事清洗赃款的洗钱团伙共同作案。“诈骗团伙”发布诱骗信息,具体实施诈骗;“洗钱团伙”负责将赃款反复转账,用购买的银行卡取现,事后按彼此商定的比例分赃提成。
警方告诫严禁售卖个人隐私
民警在侦办过程中发现,这伙犯罪嫌疑人先通过网络或手机短信,发布其掌握全球定位技术的虚假信息。当受害人与他们联系时,接着通过“诈骗话术”了解受害人以及被定位人员的基本情况,再根据对方提供的情况,抛出一个受害人心理上可接受的大概方位,以作诱饵,骗取信任。
之后诱使受害人通过微信等转账方式先期付款,一旦受害人上钩,便会陆续以缩小定位范围,还需加价,以及需要保证金等名义再骗钱财,从而促使受害人不断付款,深陷其中。
目前,该团伙多名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此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渝中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千万不要相信网络上所谓的实时定位软件、卫星定位软件、手机窃听卡等等广告信息。事实上,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住址信息、手机信息、位置信息、财产信息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受到法律保护。未经被收集者同意,非法获取、提供或者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涉嫌违法犯罪。网络上公开进行销售相关信息的广告,均涉嫌欺诈,市民若收到此类广告,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以免造成财物损失。
来源:重庆晨报
编辑:姜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