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强调“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
决胜脱贫攻坚,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增收困难,紧抓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
近年来,不少贫困地区把发展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一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的脱贫新图景展现于天南海北。
一穗黏玉米,甜了一村人
清早,在南京工作的周媛吃了一穗刚刚煮好的黏玉米,香甜软糯的黏玉米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暖意。这黏玉米是周媛从微信上下单买来的,产自“杜蒙”——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素有“西北风口”之称。20世纪末,因生态遭受破坏,一些产业难以为继,被评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前进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慕海军(右)、工作队队员韩明祥(左)和69岁的脱贫户杨双交流(2020年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2017年5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慕海军,来到一心乡前进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他走访了解,村里家家户户都以种玉米为生,没有特色产业,增收缺抓手。
慕海军和工作队队员到山东、黑龙江多地考察,发现鲜食玉米的种植难度不大,并且市场前景好,便和村干部商量,鼓励村民把普通品种变成黏玉米,并成立大庆市壹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鲜食玉米生产线。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前进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慕海军(右)在搬送村里自产黏玉米(2020年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去年8月,玉米迎来成熟期。每天凌晨,村民们早早起来到田里掰玉米,很快,这些玉米准时进入厂房,切头去尾、快速冲洗、真空包装、高温杀菌……一天能加工两三万穗。
67岁的村民王殿华、韩亚玲老两口成了公司的雇工,负责把鲜食玉米装箱。“以前冬天没农活儿,大伙儿‘猫冬’,没想到现在挣上了工资。”王殿华说,一天收入有100多元。
几年前,杨双的老伴儿因肺心病花了不少钱。2019年,杨双在房前屋后的3亩多土地上种了黏玉米,一共收了9000穗,公司以1穗0.5元的价格回收。
“以前种普通品种,一亩地能产1000斤,按1斤7毛钱算,1年才有2000块钱。”杨双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受益,也享受了脱贫的喜悦。
如今,30万穗黏玉米成了前进村的一张名片,正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全村15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
新年伊始,慕海军盘算着邀请一些农业专家前来指导,发展“花糯”“黑糯”等新品种,并逐渐向绿色种植转型,把更多优质农产品送往百姓餐桌。
草果显神奇,富了一个州
女儿最近休假回家,付战叶给她熬了一锅鸡汤,特意放了几颗草果。
“这东西随便放上一颗就行,提味得很!”付战叶赞道。其实,草果的神奇,是改变了傈僳族人的生活。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木加甲村村民将采摘的草果装筐(2019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发(杨雪辉 摄)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木加甲村村民迎来草果丰收(2019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发(杨雪辉 摄)
49岁的付战叶家住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鹿马登乡亚坪村,地处边境山区,较为贫困。2004年前后,村民都种苞谷,付战叶却把近10亩地种上了草果——一种需要5年才能进入丰产期的香料作物。
“这东西既浪费地,又耗时间。”村里人笑他傻。付战叶却天天往草果地跑。5年过去,红彤彤的草果一串接着一串,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村民们见状,也纷纷改种草果。
如今的亚坪村,9月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采摘草果。去年,付战叶家近百亩草果收入超过10万元。于是,盖起了新房子。
“如果当年没种草果,我怕是很难有钱让两个孩子上大学。”付战叶说。
这是云南福贡县怒江大峡谷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的草果产品(2019年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严勇 摄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部分处于高山峡谷地带,气候潮湿,特别适合草果生长。在位于福贡县石月亮乡的怒江大峡谷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草果年处理量目前已经达到6000吨。31岁的余早迪正领着工人包装加工好的草果。“冬天,年轻人爱吃火锅,草果是必备底料。我们也就比平时更忙了。”他说。
截至2018年底,怒江草果已由原来的零星种植转变成连片规模,全州种植面积达108万亩,鲜果总产量近3.34万吨,产值超5亿元。当地21个乡(镇)4万余户农户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万余户3.78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23.05%。
搭上“直播”车,火了一个县
“直播真能挣钱。”去年夏天,43岁的和合胜通过直播,接到了4000元的水蜜桃订单。
和合胜是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有名的种植能手,经营140多亩果园。去年5月,他在直播平台上首次直播。“在桃园里拍拍桃,拍拍我,讲一下水蜜桃的产地、品质、成熟时间。”一开始,对着手机屏幕,这个1.85米高的中原汉子稍显胆怯,说话难免磕巴。
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果农和合胜在自家果园里直播(2019年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朝阳 摄
没想到,直播后1个多月时间里,和合胜就卖了两万多元钱的水蜜桃。“客户微信转账,我再发货,大家对我很信任。”和合胜说,和周边果农一样,他总是挑优质的水蜜桃发给客户,“要不然下次谁还买你的?”
30多年前,裴庄村就开始种桃,是一个有3000亩果园的种桃专业村。2019年销售旺季,裴庄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家帮父母卖桃。“多数是通过直播、微信朋友圈,销往全国各地。比起卖给商贩,1斤能多卖1块钱。”裴庄村党支部书记吴东亮见证着直播的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6月底,在裴庄村进行的一场近两个小时的直播,累计有24.5万余名网友观看,咨询及下订单量近万个,交易额达200余万元。
不只是裴庄村,“触网”,给这个农业大县带来大变化。
2019年,西华县品牌办组织了多场农产品直播推销活动,邀请种植大户、农产品企业负责人上台,面向全国消费者推销西华的胡辣汤、粉条等优质农副产品。
“西华有很多优质农产品,仅靠线下销售走不远。”西华县品牌办副主任胡永庆说,“借助现代化媒介手段,能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给他们送去舌尖上的享受。”
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种养业、电商、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快速发展,带贫益贫机制初步建立,72.3%的脱贫户得到了产业扶贫支持。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杨思琪、侯雪静、严勇、韩朝阳
编辑:姜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