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部:未开学开课不得提前收学费

来源:新华社 编辑:高芹 2020-04-12 09:23:52
时刻新闻
—分享—

记者11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近期个别学校和幼儿园在未开学开课情况下预收学费(保教费)、住宿费问题,教育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预警,强调未开学或未开课不得提前收取学费(保教费),未住宿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费。

教育部在预警中指出,学费(保教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各地应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开学复课,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学校收费管理工作。住宿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已按学年收取的住宿费,应根据实际住宿情况合理确定退费办法。

教育部提出,应全面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通过减免学费、住宿费,或发放临时生活补助等方式,加大对患病和受到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学校不得借疫情防控名义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违规乱收费。同时,各省(区、市)要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管理,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多所名校今年扩大招生规模

教育部此前明确,今年博士生招生总规模达到10万人

据光明日报报道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以下为6所知名高校在2019年与2020年的博士招生简章中相关博士招收人数的公示。

多所名校博士研究生扩招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0个,招收博士研究生约940人。该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博士生招生专业共131个,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00人。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

南开大学去年招收博士研究生900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2020年,该校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000多名,涵盖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以及普通招考四种考试方式。

东南大学2019年的招生简章透露,招收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800余名。根据今年该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0年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200名左右(含医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500名左右(含医学院),录取时根据学校发展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7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7000余名。2020年,国科大共有130余个培养单位(具体指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及国科大所属各院系)计划在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的160余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约7000名(具体数据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

建设“双一流”调整培养规模

此外,今年3月31日,河南大学召开2020年第3次校长办公会议。会议要求,要逐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扩大研究生招生比例,尤其要拓展博士生招生渠道,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要调整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发挥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近日,广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动态更新,2020年学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均大幅增长,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加至2281名,增幅达30.2%;其中学术学位632人、专业学位1649人,分别较去年增加36.5%和28%。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至104名,增幅19.5%,其中学术学位77人、专业学位27人,分别较去年增加10%和58.8%。指标数、增幅率双创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之多。

空军军医大学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增加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2020年教育部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原计划115人(学术型60人、专业型55人)增加至145人(学术型75人、专业型70人);教育部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58人(学术型41人、专业型17人)增加至73人(学术型50人、专业型23人)。

早在2018年,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49号(教育类017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就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达到10万人。

今年3月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来源:新华社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