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六年级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事有了新进展。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委会复审,得出一致性结论: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消该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应该说,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难,只需要具有常识就可以了。况且,评审专家大都是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再加上答辩环节,他们要甄别出参赛者是否作假,应该非常简单。然而,论文就这样骗过了评委会,而且很可能不是个例——就在这两天,湖北武汉两名小学生探索茶多酚抗肿瘤获奖,也引发公众质疑。“拔出萝卜带出泥”,接二连三的争议,使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备受关注。
媒体报道显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个由多部门、协会共同主办的正规活动,明确规定必须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并且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须由参赛者本人构思、完成。规格如此之高、要求如此之严,却频繁出现小学生研究癌症、探索抗肿瘤的获奖案例,不能不让人对各位评委的专业性和态度产生了好奇:那些获奖作品到底是如何评定出来的?
种种迹象来看,评审规则与程序恐怕有待完善。以“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为例,涉事学生家长是中科院昆明研究所研究员,而评委会成员都来自当地院校院所,圈子高度重合,这里面有没有“跑关系”“打招呼”?从以往一些评职称、评奖项、评成果的案例来看,经常有“潜规则”暗中发酵,人情奖、政绩奖、关系奖、腐败奖“鱼目混珠”。组委会除了道歉,恐怕也得检视下有没有疏漏。
再从比赛本身说,也似乎异化为了家长比拼的工具。众所周知,有一段时间,特长生、竞赛生培养可以获得升学加分,一些家长为给孩子的履历镀金,不惜使劲浑身解数,甚至亲自披挂上阵。当“考孩子”变成“考家长”,相关奖项难免向权势家庭倾斜,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越发被边缘化。这样的比赛,还能凸显出青少年的主体性吗?还能检验出孩子的真实水平吗?还有继续办下去的必要吗?
今年是取消自主招生、实施强基计划的第一年。根据官网介绍,大赛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兴趣,又不让家长越俎代庖,组委会需更好地调整规则设计,加强监管,别让好端端的比赛变了味!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庆峰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