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杨雁霞 2020-07-24 14:18:00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拼版照片的上图为2015年建设前的贵州省晴隆县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卫星地图截图(以公路为界:右为阿妹戚托小镇,左为晴隆县城);下图为2019年建设完成后的阿妹戚托小镇卫星地图截图。 新华社发(贵州省测绘资料档案馆供图)

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2)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贵州省从江县加勉乡新修的通村公路和桥梁(3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3)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拼版照片的上图为2020年3月31日,下地劳作归来的村民走在贵州省从江县加勉乡真由村新修的通村公路上(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下图为2016年12月3日拍摄的从江县加勉乡真由村的通村道路(贵州桥梁集团供图)。 新华社发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4)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韦金水(中)和他带领的劳务队员在兰海高速重遵扩容项目T12标段工地施工(6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5)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搬迁户的孩子们在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参加文艺演出(2019年6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6)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文安梅(前左)在领舞(6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齐健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7)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搬迁户在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的扶贫车间里加工服装(2019年6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8)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拼版照片的上图为2019年6月6日拍摄的贵州省晴隆县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新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下图为2017年搬迁前的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旧貌(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9)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在贵州省威宁县雄山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何宪超(右二)与其他搬迁户在他们共建的蔬菜基地里合影(6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0)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农民在贵州省威宁县双龙镇蔬菜基地采收西兰花(6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1)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这是贵州省威宁县双龙镇蔬菜基地(6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2)三幅“图鉴”说变迁——贵州“穿越时空”的脱贫印记

这是贵州省威宁县雄山街道的温室大棚蔬菜基地(6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