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日报:女童偷玩具,亲妈该报警吗?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冬梅 编辑:杨雁霞 2020-10-14 16:10:5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条“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报警”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妈妈好样的,是最好的榜样”;也有人觉得,“这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这种情况也报警?有点浪费社会资源”……而女孩妈妈表示,她也是之前看到网络上有父亲用这种方法教育女儿偷拿东西,希望给孩子一个教训。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很多父母都深以为然,所以他们对孩子偷拿他人财物的行为,一般都是深恶痛绝的。对此,不同家长也采取了针对孩子或正确、或不正确的矫治方法。但其实,这种因果假设是毫无逻辑的。不少成年人在7岁女童偷拿玩具的新闻下,都纷纷承认自己小时候也有“不问自取”的偷窃经历。但父母“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改变了一切。

教育从来无小事!孩子偷拿玩具这件事,或许触及了父母教育的底线,但想让孩子知错改过,真的只能通过报警来教育吗?“偷”在大人的眼里,是直接和犯罪、道德败坏画等号的;但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的物权意识还不够成熟,是非观还不健全,对于别人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拿以及什么行为是“偷”,或许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更加不清楚这会引来什么样的后果。

此事件中,这位妈妈“大义灭亲”的教育方式,用警察的威慑力教育孩子可以说非常有效,“一劳永逸”地在女儿的内心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相比于妈妈在大庭广众下追问女儿有没有偷玩具,在场的警察无疑考虑得更加周全——先让妈妈和群众离开现场,然后走到小女孩身边进行安慰和劝说。毕竟,就算是一个成年人,在公共场所受到这样的“关注”都会压力巨大,更何况是那么小的孩子,让其自尊“赤裸”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众人审视,终究有些不妥。

正如教育学家简·尼尔森所说,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时机,如何对待错误比犯的错更重要。对于这位妈妈,笔者不想苛责,因为与现实中那些护犊子、无理也要争三分的姑息放任行为以及对犯错的孩子动辄打骂的教育方式相比,这要好得多。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母亲尝试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过自新的努力。但从科学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说,这位妈妈或许还可以做得更好些。如此看来,如何在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实现教育目的间拿捏好度、做好兼顾,实是一门学问。

无论如何,未成年孩子犯错,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如果自己教育不了就让警察来教育,未免简单粗暴,有推卸教育责任之嫌。社会标准负责“管”,而家长要承担的是“管”和“教”,“教”永远比“管”更重要。家庭教育责任不容推卸,愿每一个父母都能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用爱和耐心去化解孩子的过错,引导孩子向阳成长!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冬梅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