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和“三千孤儿入内蒙”两段历史佳话。这里面,蕴含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包钢,是新中国首批建设的三大钢铁企业之一。
1959年10月15日,在包钢一号高炉前面广场上,举行了出铁剪彩典礼大会。新华社记者李基禄、陆轲摄
在这里,流出第一炉铁水,结束了草原上寸铁不产的历史。然而,包钢建设之初困难重重,隐含着一段齐心协力的光辉岁月。
1958年,包钢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人们热切期望的一号高炉建设却遇到了设备和建设材料供应不足的难题。
党中央很重视包钢建设,提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困难”。全国上下,各地区、各企业、各部门积极行动,掀起一场全国支援包钢的热潮。
平均每天有10多个车皮的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到包钢。这些材料和设备来自22个省55个市300多个企业。
鞍钢除发运钢材外,还支援干部、工人7000多人,鞍钢老英雄、全国劳动模范孟泰带着几名技师也来到包钢支援建设,协助解决技术难题。
这是孟泰(左)和包钢副经理李超一起研究烘炉出铁的问题。新华社记者陆轲摄(1959年9月22日发)
沈阳、唐山、合肥、大连等地的企业日夜赶制设备;北京军区、空军和民航派出汽车和飞机,为包钢运送物资和设备。
包钢在全国各地大力支援下,加快建设速度。规模巨大的包钢焦化厂第一座炼焦炉就要提前投入生产。图为已竣工的化学回收系统一角。新华社记者陆轲摄(1959年3月31日发)
中央、自治区、包头市先后派出文艺团体到包钢建设工地慰问演出,鼓舞士气。一时间,包钢建设工地人欢马叫,机器轰鸣,塔吊伸出巨臂,托起高炉节节上升。
英雄的包钢建设者们,没有辜负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期望,团结一致战胜了许多困难,终于使一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投产。
包钢大力支持京九建设,1993年10月产重轨3.5万吨,创投产以来最高纪录。这是即将运往京九工地的重轨。新华社记者杨慎和摄(1993年11月2日发)
从产出第一炉铁水,到年产1500万吨钢材,包钢见证了共和国建设、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60多年来,包钢经历了发展的跌宕起伏,与国企改革同频共振,不断开启“断舍离”,按下加速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包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产品提档升级、转换发展动能,冲破重重困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是2015年12月7日拍摄的内蒙古包钢集团轨梁厂生产线。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1959年到1961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陷入困难,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怎么办?
党和政府决定,把这些“国家的孩子”送到草原。
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草原。年迈的额吉(蒙古语意为妈妈)、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步行几百里,争先恐后收养这些孤儿。有的夫妇没有领到孩子,委屈得流下了泪水。
1961年,在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的张凤仙,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商量,收养了6个孩子。小鸟归巢,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家。
这是“草原母亲”张凤仙夫妇和她收养的6个孩子及家人的全家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岁的少女都贵玛被招进四子王旗保健站,负责28个孩子的生活。做饭、洗衣、煮牛奶、教语言、和孩子们一起玩、哄孩子们入睡……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乌兰希热嘎查,都贵玛(中)和女儿查干朝鲁(左)在她们居住的蒙古包前合影(都贵玛提供);下图为:2018年,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76岁的都贵玛(右)和女儿查干朝鲁(左)在自家楼下合影。新华社记者邹予摄
草原上的额吉们都悉心地照料这些“国家的孩子”,苦心教育他们长大成人。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汉族孤儿与蒙古族母亲之间,演绎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人间佳话。
这是内蒙古巴音策勒牧业社的保育员和幼儿们玩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张凤仙的6个孩子个个有出息,巴特尔考进了南京气象学院,黄志刚在旗物资局当采购员,党玉宝参了军,毛世勇也入了伍,其木格当了邮电局话务员,高娃考进了南开大学。
都贵玛抚育了28个孩子,每养壮或养大一个,就被领养家庭接走一个,她经历了28次痛苦的离别。现在,她成了最富有的人——孩子们成家立业都有了后代,她生活在一个上百人、多民族的大家庭。
2017年5月10日,“草原母亲”都贵玛(右)和她抚养过的斯日巴勒在一起翻看照片。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在包钢的困难时期,神州大地同心聚力,全国支援包钢建设、帮助内蒙古;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困难时,内蒙古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用自己的奶水把“国家的孩子”抚养成人。
草原上这两段历史佳话,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来源:新华视点
编辑:廖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