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大家谈】向“她力量”致敬,为“她权益”呐喊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马 青 编辑:刘经纶 2021-03-09 08:39:20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8日是“三八妇女节”,也被一些人称为“女神节”,商家则努力地把一切节日都变成“购物节”,然而“礼物”和“消费”只是节日的附属物,它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既是为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为保障女性权益、尊重女性权利而设立。

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妇女权益保护议题,比如《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的一些提法滞后于民法典需要修改;推出夫妻共用产假制度,提高男性生育责任;更好地落实《反家暴法》;进一步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防范代孕伤害女性权益等。这些议题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现实困境的关注。

很多媒体今天都在向“她”致敬。在这些美丽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坚毅的张桂梅校长,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大山里的女孩子们,帮助一千八百多名女孩接受教育、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看到了智慧的女科学家陈薇,她带领团队研发出第一批新冠疫苗,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看到了勇敢的世界女子格斗冠军张伟丽,她一路披荆斩棘,走向终极格斗赛场。那么多的“她们”,都在告诉这个世界,女子的力量绝不仅仅体现于温柔。

除了这些了不起的人物,还有许许多多女性群像,包含每一位女性自己。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出了女性对世界的贡献,数据显示,女性占到了全球医疗卫生工作者人数的70%以上,中国奔赴抗疫一线的4.2万名医护人员中,三分之二是女性,其中,女医生占到了医生总数的50%,女护士占到了护士总数的90%。而在家庭贡献中,联合国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女性每天负担75%的无偿工作,疫情之后,女性负担的无偿工作增加到了原来的2倍。如果说,老话“女子能顶半边天”是对女性的能力提出期待的话,那么现实则是“女子已顶半边天”——女性的贡献应该获得充分的评价和认可。

但女性对世界的贡献往往受到双重压制,一是受限制,二是被低估。受传统观念影响,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固执地认为,女人是属于家庭的,相夫教子才是她的天职;女人柔弱、细致、感性,所以即使外出工作,也更适合护理、教育等岗位;女人适合学文科,不适合理工科;女人适合做琐碎的工作,欠缺领导力。于是,女孩从小就像穿上了无形的塑型衣,各种暗示和规训为女孩未来的可能性设置了很多障碍。同时,当有女性在被认为属于男性的领域中有所建树时,又常常被漠视。殊不知,在普遍认为男性更擅长的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第一个编写了通用编程语言的是诗人拜伦的女儿洛夫莱斯,她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驱之一;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背后是一支6位女性组成的编程团队;美国阿波罗计划背后一直有多位被“隐藏”了贡献的女性数学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每在这个节日便重提“她力量”,这不是对女性的特殊化。

重提“她力量”,是为“她权益”呐喊。《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58.25%的女性遭遇了“应聘过程中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27%的女性遭遇了“求职时,用人单位限制岗位性别”,还有6.39%的女性曾遭遇“婚育阶段被调岗或降薪”。而家庭中的女性权益被侵害,则更难被看到,根据家庭暴力的判决书数据,九成受害者是女性,身体暴力占八成。

重提“她力量”,也是希望女性对世界的贡献,特别是那些没有被看到的“无偿”劳动能被看见、被承认。“她力量”的榜样还意味着“多样性”和“可能性”,意味着更多女性将有机会摆脱无形的“束身衣”,突破“玻璃天花板”,像一棵棵大树,向天空舒展出更多的“枝桠”。(马 青)

[ 责编:王营]

阅读剩余全文()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马 青

编辑:刘经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