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一项沉甸甸的指标,1.3万亿斤,既是过去6年我国粮食产量所站上的台阶,也是“十四五”时期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实现这样的预期目标才能筑牢拥有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三农”根基,使得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固。
去年粮食产量超过1.3万亿斤,殊为不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农户下田、农资下乡一度面临阻滞,春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国家强化政策扶持,对各省份下达粮食面积、产量指标,部署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下难点。各地围绕春耕、“三夏”、“三秋”关键农时,加强物资调度,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田间管理,确保粮食生产顺利进行。经过上下努力,最终成功战胜南方洪涝、北方伏旱、东北台风的威胁,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339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以此计算,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产量不能掉下来。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仍在持续,世界粮食减产和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依然存在。对我国来说,现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还是紧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未来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刚性增长。因此,必须不断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以国内粮食生产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产品保供稳价就有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稳定的后方,也为稳全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由全面小康迈向全面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农产品和粮食供给也要随之而变。展望“十四五”,要把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不仅意味着要紧紧扭住耕地和种子两大关键要害,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巩固粮食产能、夺取粮食丰收,还意味着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增加优质绿色和特色农产品供给。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编辑:彭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