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旅游天堂“变形记”①|见山望水话乡韵 云岭山乡孕新机

来源:新华网 作者:冯雨钐 编辑:刘经纶 2021-09-16 19:37:20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昆明9月16日电(冯雨钐)近年来,云南省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推动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全省旅游环境日趋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而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得益于云南省各级政府宏观政策的利好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全省乡村旅游市场欣欣向荣。

绿水青山引客来 振兴按下“快进键”

近两年来,国内短途周边游市场持续升温,位于城市中心附近有良好区域客源市场的近郊乡村迎来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契机。

玉溪市“七号田庄”的田园风光(7月19日摄)。新华网 冯雨钐 摄

2020年8月,通过流转玉溪市红塔区上牟溪冲村闲置土地打造的“七号田庄”农旅观光综合体开园,40余亩食用玫瑰、110亩荷花等构成的壮观花海景观,迅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客流。游客到“七号田庄”徜徉花海、打卡拍照,吃荷花宴,体验户外烧烤、亲子活动、户外婚礼,购买蒲公英根、玫瑰糖、玫瑰鲜花饼等就地取材制作的伴手礼。

玉溪七号田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钰婷介绍,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农庄每天客流量最高能达到1万多人,其运营也带动了当地及周边村民60余人就业。

普者黑风光(7月24日摄)。新华网 韩文萍 摄

在保山腾冲市界头镇,当地依托万亩油菜花、万寿菊花海举办各种赛事活动,带动当地餐饮、客运、家庭旅馆从业人员3000多人;依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普者黑景区的开发,拥有秀美山水风光的仙人洞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从贫困村变为富裕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目前可达到4万元……

绿水青山成为云岭山乡新发展的“金钥匙”。

别样古韵留乡愁 文旅互促富乡民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今,不少乡村已围绕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挖掘内涵和实施保护方面迈出探索的步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的可邑村,是彝族阿细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乐”的发祥地之一。

红河弥勒可邑小镇“阿细跳月”非遗传习点,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村民们正在进行刺绣(7月23日摄)。新华网 冯雨钐 摄

在村内“阿细跳月”非遗传习点,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王晓燕每天热情地为游客带来“阿细跳月”现场表演,邀请游客一起学习舞步,教游客编棕叶帽、小蚂蚱。可邑小镇营业以来,她和丈夫、公公都成为可邑小镇演员组的成员,每天9点钟到传习馆上班,有着稳定的收入。

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可邑小镇计划打造古村核心区、阿细部落民俗文化体验区、蚂蚁哨小镇会客厅等区域,目前已带动60余户农民发展餐饮、民宿、民族手工艺制作等延伸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红河元阳阿者科村观景台的梯田风光(7月21日摄)。新华网 冯雨钐 摄

距离可邑小镇两百余公里外的元阳县境内,有一座古老的哈尼古村落——阿者科,村民们居住的哈尼族的传统民居“蘑菇房”构成了独特的景观。由于靠传统方式耕种梯田经济产值低,此前阿者科村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直到2019年之前这座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古村仍然是深度贫困村。

2018年,应当地政府邀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在深入调研后,编制了“阿者科计划”,以村集体方式成立旅游公司,村民以村庄、梯田等文化景观入股,乡村旅游发展所得收入七成归村民。

目前,乡村旅游已带动阿者科农家乐、餐馆、客栈经营,旅游公司还组织了农事体验、织染布艺体验、野菜采摘、哈尼家访等活动,丰富游客对乡村旅游的体验。

中山大学驻村研究生李慕芳介绍,该计划通过将旅游利益分配方式和遗产保护细则绑定来激发村民内生保护动力,让村民主导旅游发展以及哈尼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自计划实施后,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中,当起了导游,做起了农村电商;村民没有再将“蘑菇房”改为钢筋水泥房,梯田没有一处抛荒,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2450元增加2020年的5147元。截至2021年7月,阿者科已实现总营收122.55万元,总利润74.96万元,累计分红4次,共计分红47.1万元,户均分红达5440元。

李慕芳表示,目前中山大学团队正在撰写相关方案,希望能推出切实可行且能做出新亮点的规划,让当地哈尼族文化遗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因地制宜绘蓝图 谋划长远增后劲

近年来,云南省乡村旅游点状发展、以点带面、精准扶贫、整体联动的特征不断凸显。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云南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旅游者9.24亿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次的39.3%;乡村旅游收入7301.4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3.7%;全省累计直接从业者56.17万人、间接就业者192万人,综合带动75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普洱景东太忠嘎仰丰收节捉鸭子比赛(2019年9月22日摄)。新华网发(李茜 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乡村旅游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诸如旅游配套同质化、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亟待加强等问题也依然存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原院长、教授许南垣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不是各种元素生硬的拼凑,也不是各类业态机械性的相加,切忌搞“大杂烩”。他表示,乡村旅游强调“一村一品”“一品一色”,在开发及管理运作方面,选择合适的模式和路径非常重要,一些好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摸清当地产业现状、市场需求,客观分析“有什么”“能做什么”和“想怎么做”。

许南垣认为,乡村旅游是个系统性工程,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将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路径、模式选择、政策保障,需要“一盘棋”统筹规划好,将宏观层面的普适性方针政策与具体的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围绕产业链的打造形成针对性的对策。

同时,许南垣还强调,应在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消费者、尊重供给需求关系的前提下,构建科学严谨且有实际操作性的乡村旅游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准确客观反映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基本状况。

目前,云南乡村旅游发展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随着新时代消费者对文旅消费需求的升级,入局的乡村增多,客源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有前瞻性地做好规划布局,打造乡村旅游的长远格局,或成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完)

来源:新华网

作者:冯雨钐

编辑:刘经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