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已建362处自然保护地 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

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佳兴 编辑:彭笑予 2021-09-23 17:13:17
时刻新闻
—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张佳兴)9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就云南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答记者问。

王天喜表示,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度居全国之首,但整体呈现物种种类多、种群规模小、分布狭窄、特化程度高的特点。近年来,云南不断探索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有效措施,着力加大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力度。

一是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云南省已建362处自然保护地,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不断优化森林、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有效保护了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北部3省共建133平方公里联合保护区,保障了亚洲象跨境种群交流安全。

云南已建362处自然保护地 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

在云南省德宏州菲氏叶猴保护地,一只雌性菲氏叶猴怀抱小猴栖息于树上。(光明图片/张佳兴摄)

二是探索建立保护地外重要栖息地管护新模式。“十三五”以来,重点加强元江中上游绿孔雀重要栖息地的抢救性保护,已建立多处保护小区或社区公益保护地,将已发现的绿孔雀种群分布点全部纳入保护管理范围。此外,云南省各地还建立了印度野牛、菲氏叶猴、滇金丝猴等多个物种、多种管理模式的保护小区或者公益保护地,有效扩展了旗舰物种的栖息地受保护范围,为促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试点开展栖息地恢复和食源地建设。针对亚洲象、绿孔雀栖息地森林郁闭度过高,适宜性下降的情况,组织开展特定保护对象的栖息地生境恢复工作,实施了补植喜食植物、修建硝塘、饮水池和戏水池等工程,提升栖息地质量。截至目前,已修复栖息地面积600余公顷。

四是发起首个野生动物全境保护网络。2019年,云南省林草局联合26个机构成立了“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开创政府、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联合保护野生动物新模式。通过筹集900万余元社会资金,实施了滇金丝猴种群监测、巡护、栖息地廊道修复、社区保护、自然教育全方位保护,为中国旗舰物种的保护积累了经验。

据调查监测,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区增加和扩大。每年迁徙至云南的鸟类多达420种。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滇金丝猴、绿孔雀等珍稀濒危物种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其中,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加到300头左右,滇金丝猴由1400只增加到近3000只,西黑冠长臂猿由800只增加到1300只左右。

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佳兴

编辑:彭笑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