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80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这一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曾提出过的教育工作目标,从此有了切实的推进。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1.6年,5.4亿人口约80%不识字。为了让亿万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全国开展了多次大规模扫盲运动,多次提出限期普及小学教育,但由于经济发展制约等各种原因,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小学教育仍未普及,新文盲继续大量产生。
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并规定了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政策和措施。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发展教育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要求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同年12月,“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被写进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到198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已达13370.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初中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审议通过,同年7月1日起施行。中国普及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以法治教的新阶段。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5年,文盲率2.67%。今天,我国已建成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大国,我们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正在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
来源:芒果TV
编辑:马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