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大名花”宣传推介活动“圈粉”又“圈心” 推动云花产业渐入佳境

来源:云南网 作者:徐永进 王静姝 赵津津 时光远 编辑:马丽红 2021-12-28 16:49:59
时刻新闻
—分享—

开远市,这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之地,花卉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12月16日—17日,在开远市举办的“四季云南·世界花园——‘10大名花’宣传推介活动”中,“10大名花”新优产品集中亮相,花卉行业专家齐聚开远,共同探讨云南花卉未来发展。为了扩大影响力,推介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报道,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参观、参会,最终观看人数超过10万,进一步擦亮了“云花”品牌。

“10大名花”新优产品集中亮相

12月16日,在开远市知花小镇举办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10大名花”新优产品推介及新品种发布活动,集中开展云南“10大名花”产品与国内花卉行业贸易商现场对接。来自虹之华、林奇、云秀、英茂等15家曾获得全省“10大名花”的优秀企业代表,在现场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自企业自主研发的花卉新品种和国外引进的新优品种。

目前,我省获得授权的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达408个、引进推广新品种600余个,新品种引进及自主研发数量居全国第一。在主栽鲜切花方面,自育品种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野生特色花卉方面,成功研发并推广高山杜鹃、特色兰花、云南山茶、滇丁香等商业品种,实现从“0到1”的技术创新。花卉品种、技术、标准等科技成果在我国西南、华东、华北、华中等花卉生产区及马来西亚、越南等推广应用。企业自主培育的月季、菊花、绣球新品种受到市场青睐,部分花卉新品种已在欧盟注册、推广,实现花卉新品种由输入向输出的历史性突破。

专家汇聚 对话云花

12月17日,“对话云花”论坛在开远市知花小镇举办。11位行业专家针对云南省花卉产业自主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在产业中的推动力较弱、品牌建设意识薄弱等制约云南省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展开讨论。

论坛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二级巡视员周建仁表示,花卉产业在“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建设中已经具有独特的作用,云南既是花卉生产大省,又是花卉消费大省,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活动进一步提升云南优质花卉企业名声,促进云南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我国花卉业带来严重的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云南花卉产业要保持战略定力,探寻新发展途径,不断增强发展信心和活力,找准目标和发力方向,着力解决产业制约瓶颈问题,为实现“世界一流”发展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科技赋能“花经济” “一县一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12月17日,推介活动进行了“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花卉产业集群建设县、省级产业基地直播推介。透过镜头,主持人与花卉行业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和当地行业负责人,以“访谈+基地实地体验”的方式,共同参观“高原花都”,了解开远花卉产业绿色化、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发展格局,感受“世界花园”的独特魅力。

在访谈直播间,开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艳云介绍了开远市花卉“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和“云南花卉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工作。近年来,开远市从“云南是世界花卉育种的天堂,开远要做云花对接世界的窗口”的定位出发,紧紧抓住花卉“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和“云南花卉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机会,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园区提供服务、企业发挥作用、双绑联农带农”的方式,不断把花卉产业做优做大做强,让美丽经济之花竞相绽放。目前,开远全市花卉种植面积10.16万亩,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2.06万亩,鲜切花产量6.3亿支,全市花卉农业产值14.6亿元,加工产值33.6亿元。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向园区集聚,是开远花卉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自2016年建设开远市国家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产业园积极与高校、企业等开展交流合作,不断加大产业研发投入力度,为“云花”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如今,园区已与南京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重点院校及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并引进了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昆明大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具备投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入驻,不仅带来了花卉新品种、新技术及新市场,更通过联合辐射带动,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活动期间,园区内还组织了国际花卉品种展示会、品种评选、基地开放日、技术论坛,面向全国花卉业者展示云南花卉产区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花卉从业者及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游学团进入开远市国家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了解开远市花卉产业绿色化、数字化、科技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格局,近距离学习基地的设施、技术、管理等,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来源:云南网

作者:徐永进 王静姝 赵津津 时光远

编辑:马丽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