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至此,外贸进出口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
来之不易的外贸表现,再次表明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外贸稳中提质的发展趋势没有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外贸在实现今年平稳开局之后,仍然面临着不少压力和困难:全球供应链瓶颈仍未缓解,世界经济处于震荡中;近期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部分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如何看待一季度我国外贸的表现?如何继续保稳提质?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季度10.7%的增长其实并不偶然。任何一个季度或者一个年度的外贸表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靠临时抱佛脚突击完成的,而是首先得益于中国始终坚守着对外开放的大势。
比如东盟在一季度重回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今年起正式生效,而我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规模占了与RCEP贸易伙伴外贸总规模的将近一半。天津港、青岛港等一季度迎来更多的货物吞吐量、更多的税率选择空间,都是在分享RCEP带来的最新红利。而中国积极参与推动RCEP的建设,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动作之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越是逆流来袭,坚持正确的开放合作潮流,就显得越发可贵。前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时,甚至国际上有全球化要终结的论调。而就在那年6月,中国公布了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整体方案。这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所以,一个季度里的外贸收获,首先是大势使然。
能力建设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港口。一季度表现活跃的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等等,这都是外贸的枢纽。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专门去看了洋浦港。那里正在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航线已经实现了东南亚国家和国内沿海主要港口的全覆盖。近来进展很快的“海外仓”,也是属于新型外贸基础设施的能力建设。近几年我国外贸企业普遍重视自身的能力建设,包括生产能力,建设和维护上下游产业链条的能力,数字化转型的能力等等。
能力建设的背后,是制度建设。今年一季度,重庆市有关部门“挂图作战”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抢抓机遇,他们是基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建设,搭建起了服务外贸企业的平台。中央深改委近年来通过的涉及外贸外资的顶层设计文件里,有大量关于制度建设的要求。
有管用的制度,还要有尽责的队伍。中国外贸领域的队伍建设,包括企业家队伍,也包括为外贸企业提供服务的各方面队伍。在队伍建设里也体现着开放。在海南洋浦港,队伍建设立足海南、面向全国,也面向世界。那里的首席航运官是上海来的,首席开发官是深圳前海来的,首席规划师是新加坡的。总书记在那里考察时强调,欢迎更多国际人才到海南来。
外贸的发展是要有伙伴的。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坚定的开放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经受过风雨考验的“朋友圈”更牢固。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都实现了增长,包括东盟、欧盟、美国、韩国、日本。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全球的国际贸易,都受到疫情冲击,也受到全球化逆流的影响。但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愿意站在开放合作的正确潮流里。中国外贸的伙伴越来越多,我想有几个关键原因:一是中国有越来越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这一点各方都无法忽视;二是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坚持奉行多边主义,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给国际上的贸易伙伴们形成了稳定预期;三是中国始终愿意与伙伴们分享市场、分享机遇、分享发展红利,所以这个外贸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牢固。
(文|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刘经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