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其中,5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分别增长9.6%、9.2%,累计增速和月度增速均较上月有所回升。
外贸产业供应链长,生产、流通、结算,环环相扣。今年以来,全球疫情肆虐,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内生产、国际物流堵点增加,外贸主体两头承压,困难挑战不小。及时了解外贸主体急难愁盼、精准服务助企纾困,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探索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目前,外贸主体感受如何?记者深入一线进行了调查。
全力保障外贸货物国内运输通畅
防疫生产两手抓
在我国的外贸大盘中,长三角占据重要分量。3月以来,长三角外贸发展情况如何?记者第一站来到江苏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
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辆辆蓝白相间的智能搬运车满载着一摞摞电子原材料,按照设计好的轨道有序“奔”向各个岗位,上料、扫描、打螺丝、测试、检验、包装……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应用于多领域的通信设备成品,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作为原材料和成品“两头在外”的外贸企业,捷普电子40%—50%的原材料依赖全球进口。3月,上海—江苏跨区货运物流受阻,原材料进口成了难题。
怎么办?3月28日,捷普电子向高新区综保区管理局提出运输通行证申请,4月1日综保区所在地新吴区政府正式将企业列入“白名单”。
同时,在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捷普电子第一时间成立点对点高速货运接送防疫小分队,24小时待命对来厂货运车辆、司机实行闭环管理,并对进口货物严格消杀,保证防疫生产两不误。
公司得以频繁往返于无锡新吴区、上海洋山港及浦东国际机场之间运送物资,生产有了保障。“我们的生产线不曾中断。现在已从70%的产能恢复到100%满负荷运行。”公司总经理肖勇介绍,目前车间生产线24小时不停转,工人们争分夺秒完成订单。今年前5月,捷普电子进出口同比增长22%。
今年以来,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建立重点外贸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全力保障外贸货物国内运输通畅,尽快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外贸企业可按规定申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据海关总署介绍,5月份长三角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环比增长近20%,进出口明显恢复。
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
畅通供应链堵点
复工达产仅是第一步,疫情之下,国际物流压力重重,如何保障货物出得去、进得来?
多措并举提高国际物流能力——
6月6日,载着一批联想手机和配件的货运直飞航班,从武汉天河机场起飞,6个小时后就到了印度新德里。
此前,受疫情影响,联想武汉产业基地经香港出口的物流主通道受阻。武汉市及东湖高新区第一时间紧急协调,联想与天河机场、航空公司及货代公司积极对接,很快打通了经武汉直飞新德里的货运通路,于3月上旬正式启用。
“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按正常流程,新打通一个空运通路耗时长。”联想集团供应链物流总监宋舸介绍,这个航班每周三到四班,可为联想武汉产业基地至少出口20—30吨货物。“从武汉出口,比原先从香港出口节约了不少时间,及时交付有了保障。”
目前,联想已与数家国际承运人签订了长期货运合约,锁定固定仓位和货运成本,同时优化内部物流管理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匹配不同承运人及机场码头物流组合,最大限度提高物流效率。“这些举措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增加了供应链物流的韧性和弹性。”宋舸说。
创新监管提升货物通关效率——
浙江嘉兴乍浦港,距离轮船出发只剩1小时,嘉兴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的出口货物才刚刚运抵码头。“按照原来的通关流程,需要先落箱、运抵堆存、申报放行后才能离港,时间上肯定来不及。多亏海关关员向我们介绍了‘抵港直装’模式,让我们提前申报,货物抵港即可直接装船,实现‘车船直连’,全程仅用了20分钟。”公司经理卢叶峰说。
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公路运输压力大,许多外贸企业转向水路运输,港口集装箱作业量持续走高。针对部分外贸企业面临进出境通关速度下降等阶段性问题,日前海关总署出台促进外贸保稳提质10条措施,明确提出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
“在‘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模式下,集装箱在码头内装卸和运输次数大大减少,货物可快速进出口,避免港口集装箱堆积导致物流迟滞。”杭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汪茂说。今年1—5月,杭州海关监管进出口“直提直装”集装箱累计2748标箱,其中进口“船边直提”2256标箱,出口“抵港直装”492标箱。
加大外贸企业财税金融支持
出口信保来护航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着加工发电机。几天后,这批设备将搭乘中欧班列发往德国。
出口形势向好,离不开金融保驾护航。按业内惯例,设备销售先交货、后付款,时间差从30天到90天不等。可大江动力的一些上游供应商却要求现款现货,交款最多只能延迟45天。
“几十天时间差!如果先垫资,成本太高,而且一旦下游违约,损失就大了。”大江动力公司财务部工作人员李林峰一度犯了愁。
出口信保为企业解除了后顾之忧。中国出口信保重庆分公司和大江动力公司合作,帮助大江动力了解客户信用水平,并提供出口信用保险。
“如果大江动力的客户付不起钱,我们可以赔付90%。”中国出口信保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贺志刚介绍,“我们还提供保单融资增信支持,通过企业、保险、银行签订三方协议,企业可以凭保单找银行贷款,减轻资金压力。”
“现在,公司几乎所有出口业务都采取保单融资方式,资金情况良好。”李林峰说。
4月,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23条金融助企纾困一揽子措施,其中包含诸多稳外贸的金融举措: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开展更高水平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和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允许具有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结汇使用……不久前,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明确加大外贸企业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银行机构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在承保覆盖面、缩短理赔时间等方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信保保单融资规模,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截至5月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规模已突破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为14.9万家外贸企业提供了保险服务。
不只是大江动力,在重庆银保监局引导下,重庆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产品,精准支持外贸企业。截至今年4月,重庆主要外贸企业各项贷款余额4444.27亿元,同比增长18.02%,当年新发放贷款1452.54亿元,同比增长68.62%,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3.3%。
来源:人民网
编辑:周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