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关于“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核酸检测”的表述引人关注,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担心物传人,进口非冷链物品海关、仓储、邮递等环节,往往会通过严格的消杀才会放行。这一系列的环节都显著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难度。新的政策转变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希望?新的政策会不会严格落实?形成真的松绑?《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进口防疫政策的转变。
做好疫情科学防控 稳住经济发展
在7月13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数据”中,也能看到,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数据显示,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8.66万亿元,增长4.8%。
商务部研究院 研究员 白明:相对于我们的出口增长13.2%来说,进口增长4.8%显得少了一些。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看到国内的经济减速,减速情况下贸易溢出的能力,相对就弱化了。此外我们受到的疫情干扰比较严重,那有一些原来准备上马的项目,拖下来了,那相应进口的设备,进口的原材料,那么也会拖下来。
就在数据发布的前一天,7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到,要求各地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其依据是最新研究的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
东南大学室内环境与健康实验室负责人 钱华:这个研究大家一直都在做,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还是通过空气和飞沫,占的比重可能会比较大。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很多研究证明病毒在物体的表面,从数小时到数天都会死亡,从进口的物品里面,它经过很长时间的运输,存活的概率就更低了,不能说一点概率都没有,概率特别低。在特别低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采取了特别多的措施,从成本上可能不划算,所以这也是根据科学研究新的变化,来采取这样的措施。
“进口非冷链物品”指的是:运输温度在10℃以上的进口物品。在这份《通知》中,把此类物品被污染的风险,分为“低”和“高”两个等级。除高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实施预防性消毒外;不适宜预防性消毒的高风险进口非冷链物品和低风险物品,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正是在不断优化和动态调整下,此番政策在提出后,引来了海淘者和众多相关企业的关注。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白明:防疫并不是为了防疫而防疫,要为了确保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能安全运行而进行防疫,让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得更有效率。
眼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在做好疫情科学防控同时,稳住经济发展,同样重要。为了防住疫情而进行层层加码防控的行为不可取,已日趋成为共识。此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对进口非冷链物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外,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
非冷链的政策调整 对小微企业有何影响
在疫情的早期,大家对病毒缺乏了解,很多情况也不明朗,因此,实行更严格的防疫政策回头看大家可以理解,但是现在,大家对病毒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个时候如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就有了拿捏更好分寸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大中企业,我们要关注很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这次对于非冷链的政策调整,对他们又意味着什么呢?
无需静置、核酸检测,只需简单消杀,1000多家外贸小微企业的2400万件跨境商品就可发往全国。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没有统一的进口非冷链物品防疫标准,有的省地除了消杀与核酸检测外,还设置少则三四天,多则十多天的静置期。事实上,口岸消杀与核酸检测成本并非由各企业承担,但是,当商品到达跨境仓时,核酸检测与消杀成本则需要企业来承担。
本周,浙江对进口非冷链物品防疫措施作出明确调整,只要是从低风险进口,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静置存放等措施一律消除。
这次针对非冷链的政策调整,绝不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太大,而不得不做出的决定。实质上,来自对病毒的了解和传播可能性的准确判断,所以在未来,随着对病毒的了解,潜伏期的准确认知等等因素,如何更加科学,更加精准的出台和调整防疫政策,是一种必须的工作,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意味着除了更科学,更精准的防控,我们没有更好的路可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姜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