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黔东南州警务建设:魁胆村63年的平安,源于他们这样坚守

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辑:周怡琳 2022-08-12 09:41:18
时刻新闻
—分享—

“青山高高耸入云,鸟语声声绕山林,侗寨魁胆风光好,男女老幼享太平……”正值周末,迎着午后的徐徐凉风,越过郁郁葱葱满山苍翠的群山后,伴着七八个围坐在路边织着侗布的妇女悠扬的歌声,我们走进了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

面带微笑,额头和脸颊上挂着亮晶晶汗水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龙秀燕夹着侗腔介绍说,地处贵州省锦屏县西南部的平秋镇魁胆村,是隐在大山中的侗寨。辖魁胆、便大两个自然寨,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共10个村民小组257户1087人。然而,就是这个小村落,在1959年至2022年的63年间,从未出现过一起刑事治安事件,被贵州省公安厅授予“群防群治先进单位”。

我们不禁发问:这处群山环绕的“善地”,到底是如何实现这63年的长治久安?

一纸款约 将传统礼俗厚植乡土

提起魁胆村的过去,今年84岁、享有村中“活字典”之称的退休教师王昌海老人说,明清时期,魁胆村不乏横行乡里的地痞流氓,深受其苦的魁胆村百姓采取侗“款”议事制度,统联周边的平翁、高岑、孟寨、石板冲和今三江镇菜园村的三德等侗寨,于清光绪26年订立了严格的《魁胆十六甲禁约》。

款约除规范培育村民孝父母、睦乡邻、严律已、宽待人,勤劳作的作风及见贤思齐的精神外,也规定了不能做出偷摸扒窃等不法行为。款约在魁胆的村寨管理中十分重要,是魁胆村民“自治”的工具和依据,通过落实禁约,规范村寨社会秩序,达到了“继承传统、法礼合治”的效果。

至今,这种“习惯法”仍然在村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邻里之间团结互助,整个村寨一片和谐。

“一村一警” 用法治文化浸润家园

已有51年党龄,现年87岁,在魁胆村担任过合作社社长、生产队长等职的王林清老人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离不开平安建设。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以来,魁胆村仅在1959年有一人因盗窃耕牛被判处过有期徒刑,随后至今没有发生过治安刑事案件。

63年无案件发生,除了魁胆村世代传承淳朴、善良、包容的乡土文化外,还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公安机关坚持不懈地抓村级治保会建设,实行“一村一警”包村帮扶,开展“一村一警务助理”驻村工作。

正率领村警务室民警、协勤和一村一警务助理在魁胆村开展消防检查的,锦屏县公安局平秋派出所所长龙安平说,近年来,平秋派出所以魁胆村为锦屏县公安局驻村帮扶点的为契机,以“一个载体、一个机制和一个组织”为抓手。以农村警务战略为载体,以“一村一警”包村帮扶,“一村一警务助理”驻村工作等形式,强化村级警务建设,最大限度地推进警务前移。

平秋派出所在魁胆村建立了村级警务室,建立起了“党支部统一协调、村委会负责组织、治保组织具体落实”的治安联防工作机制。做强村级治保组织,加强对治保人员的业务培训、技能培训,组织进行法律、法规学习,提升治保人员动员和组织群防群治、调处矛盾纠纷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了调处矛盾更及时,治安防控更给力,普法教育更有效。特别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排查,及时调处。在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的融合浸润下,魁胆村“礼法合治”效果显著。

绿意盎然的魁胆村,是黔东南州深化乡村治理、打造平安家园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黔东南州积极推进“一村一警”机制效能,将“一村一警”与“枫桥经验”“百万警进千万家”紧密结合,与辖区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心声。黔山贵水间,一个个群防群治的美丽乡村犹如璀璨明珠,映照着新时代警务建设的辉煌成就。

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辑:周怡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