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丨重庆:筑牢生态屏障守护长江母亲河

来源:新华社 编辑:文建美 2022-09-12 17:07:23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社重庆9月11日电 题:重庆:筑牢生态屏障守护长江母亲河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吴燕霞、吴琼

长江重庆江津段,50岁的刘鸿冒着零星的秋雨,驾驶着护渔船在宽阔的江面上巡视,仔细察看是否有非法捕鱼者。

刘鸿曾是一名渔民,如今是重庆江津区鸿鹄护渔志愿队队长。队中11名成员大部分都曾是渔民,如今一同守护着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渔民们从捕鱼人到护渔人的角色转变,折射出重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决心。

10年来,重庆不断加大力度保护长江鱼类,重拳治理环境污染,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鱼儿归来

乘坐刘鸿的护渔船行驶在江面上,不时能看到鱼儿在水里漫游。临近岸边的河滩上,一群群白鹭、野鸭悠闲地觅食。

“现在非法捕捞的不法分子比前些年少很多了,有时能看到鱼儿跳出水面,还能看到中华秋沙鸭、红嘴鸥等以前少见的鸟类。”刘鸿说。

在长江重庆江津段,重庆市江津区鸿鹄护渔志愿队队长刘鸿(右)带领队员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在刘鸿的记忆中,2000年前后,非法电鱼的人多,江里的鱼越来越少,有的渔民甚至好几天都打不到一条1公斤以上的鱼。

8年前,刘鸿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这支民间护渔志愿队,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已协助破获沿江非法捕鱼案件逾千起。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重庆已建立禁捕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禁捕网格化管理体系,省际交界水域执法合作实现全面覆盖。各级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跨省交界水域及非法捕捞高发多发水域清理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

数据显示,长江实行“十年禁渔”以来,重庆已推动5300余艘渔船、1万余名渔民退捕上岸,不少渔民像刘鸿一样,实现从捕鱼人到护渔人的角色转变。

在长江重庆江津段,重庆市江津区鸿鹄护渔志愿队队员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如今,越来越多的鱼儿回来了。西南大学水产学院科研团队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10余年的连续监测显示,长江鱼类资源已得到明显恢复。

监测数据显示,用于评价鱼类资源总量的单船捕捞渔获量增长幅度达到300%以上;监测渔获种类数也呈现明显增加,长江鲟、岩原鲤、胭脂鱼等珍稀物种在渔获物中的出现频率,已由“稀见”等级提升至“偶见”或“常见”等级。

重拳治污

缙云山,全国少有的位于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重庆主城区“绿肺”之称。以前,部分村民一度“靠山吃山”,农家乐粗放无序发展,不断“蚕食”生态。

2018年6月,重庆启动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拆除60余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动员520名村民搬迁到保护区之外,复土复耕复绿40余万平方米。

这是6月4日拍摄的重庆缙云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如今的缙云山,青山如黛,鸟语花香,“绿肺”功能得以恢复,村民们也成了受益者。

“以前,农家乐普遍私搭乱建,但因档次低、环境差,生意反而越来越难做。”缙云山下的澄江镇柏林村党总支书记钱刚说,如今村里将小水塘连片打造成生态湖,重点发展露营经济,每逢长假平均一天能来600多台私家车。

缙云山面貌的改变,背后是重庆治理污染的坚定决心。目前,重庆已全面完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82%……

水环境状况方面,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保持为优,7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6%,高于国家考核目标1.3个百分点,位居长江经济带11省市首位。2021年重庆市地表水Ⅰ-Ⅲ类水质占比为95%,较2017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这是6月4日拍摄的重庆缙云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大气环境状况方面,自2018年以来,重庆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为零,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6天,比2017年增加23天。

土壤环境状况方面,2021年全市范围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99.17%,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另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5%,较2017年提高8.2个百分点。

绿色转型

沐浴在初秋的阳光下,重庆广阳岛上竹林滴翠,白鹭纷飞,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

2010年前后,这个枯水期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岛屿,曾被规划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量,开山、毁林等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重庆摒弃“大开发”的发展思维,下决心守护长江中心这一抹绿。2019年,全新的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正式出炉,目前生态修复二期主体工程已完工。广阳岛已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如今,广阳岛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岛上记录植物从生态修复前的383种增加到现在的594种,新增记录鸟类20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绿岛。

游客在重庆广阳岛游览(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广阳岛也正在回馈保护它的人们。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人才、资金、技术加速聚集。广阳岛南北长江两岸,瞄准大数据、大健康等绿色产业的“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正在崛起。

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重庆正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上。

重庆正在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累计实施48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730余个数字化车间和120余个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生产效率提升近60%,累计集聚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704家……

统计数据显示,重庆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2%,智能化改造企业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7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16.1%,绿色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视频记者:杨仕彦)

来源:新华社

编辑:文建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