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时深度】中亚民众看中国:可信任能共赢 !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文建美 2023-05-22 11:52:18
时刻新闻
—分享—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5月18日至19日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向世界传递出的信息是中国与中亚将开启更深层次的合作。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10年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民众同中国的民间交流越来越多,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中国和中亚五国贸易总额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中国与中亚五国全面复航”、“西工大在哈萨克斯坦设分校”等一个个与中国和中亚有关的好消息表明,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正在携手构建中。

与中国合作带来“零的突破”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乌兹别克斯坦时发现,乌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执政后一直推行国家开放与经济改革的政策,国家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当记者谈到接受采访的乌国官员和专家都很热情时,一些长期在当地工作的中国人说,“这里类似改革开放的中国,对外国人和外资都很友好”。中国是塔吉克斯坦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中国援助项目在塔首都杜尚别随处可见。记者甚至发现,在杜尚别入住的宾馆里,插头都是在中国通用的“国标”插头,而不是以前常用的“欧标”插头。

途经中亚的中欧班列成为驰骋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曾多次前往中国进行报道的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副总编辑肯扎耶夫说:“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我看到许多整装待发即将前往中亚国家的中欧班列,这些列车为我们的国家和老百姓带来了便利与商机,是双方互利合作的最好见证。”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腹地的“双内陆国”,自身无出海口且5个邻国也均是内陆国。近年来,乌政府将本国发展规划与共建“一带一路”对接,中吉乌公路等一批重点合作工程相继建成,让乌兹别克斯坦从一个“陆锁国”转变成了“陆联国”。

国家间的合作多了,自然也影响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乌兹别克斯坦商人哈桑诺夫和兄弟姐妹合股在首都塔什干开了一家化妆品工厂,主要给俄罗斯及中亚邻国供货。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乌兹别克人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最好的商人。我的产品非常环保,现在俄罗斯的生意不好做,我正准备开拓中国市场。”哈桑诺夫家中有两个孩子正在学中文,他意味深长地说:“希望他们好好学,能考上中国政府的奖学金项目。我们很多亲友都在考虑让下一代学中文,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年中乌共建的‘一带一路’项目已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多的就业。中国对乌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我们出行走的公路是中国人帮助建设的,家里用的电也有中国企业的贡献。”

据了解,中国在乌投资企业超过2000家,涉及行业从轻工产品、农业到石油天然气、化工、制药及建筑、电信等。有常驻乌兹别克斯坦多年的中企员工表示,当地人告诉他:“我们喜欢在中资机构工作的原因不仅是薪酬和机会很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不戴有色眼镜看我们,交往中强调相互理解和人文关怀。”在他看来,中亚国家独立初期,很多民众对中国缺乏了解,对中国人的态度是“既怀疑也不太支持”,但时间和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仅给当地带去资本、技术,还带去了友谊。先后在乌本地建筑公司和中国公司工作的马赫穆特感慨说:“中国人非常能吃苦,那种勤劳是我们以前从没见过的。有一次在自然环境非常艰苦的地区修路,乌方员工觉得要干不下去了,可中方工程师和普通筑路工人都在坚持。中企负责人为了大家的健康,还亲自到附近村子协调找纯净的饮用水源。中方员工也很友善,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在塔吉克斯坦采访时,该国工业与新技术部轻工业司司长沙里波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前塔国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双方合作的一系列项目让这个中亚国家在诸多工业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他认为,双方在工业领域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双赢发展,造福两国百姓。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自费留学中国

“与中国的商贸合作不仅影响到哈国GDP的增长,也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哈萨克斯坦inbusiness网5月20日刊文称,“目前,中国有超过1万名哈萨克斯坦的学生。数百年来,哈中文化交流从未背离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原则。我们为共存和发展睦邻关系树立了一个值得称道的榜样。”

在哈萨克斯坦生活了近30年的杨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经常在当地新闻里看到被采访的老百姓说中国游客好。我想,随着往来航班和旅游业的逐渐恢复,哈旅游从业者会很高兴。”他还表示:“与早些年相比,越来越多中亚国家的民众认识到中国产品质量好。很多人说,‘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我们日常消费的商品价格就会贵很多’。当地很多人用华为、OPPO手机,用微信、抖音。对哈国年轻人来说,他们喜欢鹿晗、张艺兴等中国明星,也知道本国歌星迪玛希在中国很有名。”

孔子学院是加强中亚国家与中国民间交流的重要机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是中亚地区第一所孔院,学院教师茉莉和孔夕夕是两姐妹,她们的祖父曾作为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姐妹俩从小就对中国感兴趣,先后留学中国。据介绍,孔子学院中很多乌国学员家中都有亲戚学习过中文或在中国工作过。在乌国,甚至还有五姐妹都学习中文的佳话。中亚国际研究所(塔什干)历史文化遗产与人文研究系主任萨比罗夫认为,近年来孔子学院在塔什干、撒马尔罕落地生根,多所中国高校开设乌兹别克语专业,上海与塔什干、西安市与撒马尔罕市、陕西省与撒马尔罕州建立结对友好关系进一步激发了民间交流动力,也见证了双方正在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澳大利亚籍教师奥唐奈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深了中国与中亚国家民众在社会人文层面的交流,尤其是重视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在她看来,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牵头成立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2017年清华大学牵头成立的“亚洲大学联盟”加强了各国高校间的文化教育交流和能力建设,促进了学生交换计划和研究合作的实施。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留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地和首选国之一,且奖学金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人数均不断增加,分别从2010年的1183人和10747人增至2018年的4779人和25106人。据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留学的吉尔吉斯斯坦姑娘安逸观察,十年前吉国学生在华留学只有千名左右,而目前的数量约为6000人,“这比在美国学习的吉国学生数量要多得多”。她认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费留学中国,真实体现出吉国民众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安全体系的信任。

“北京离我们虽远,但中国离我们很近”

安逸的父亲是研究中吉合作方面的学者,受此影响,她对中国感情很深,对中吉关系、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有很多特殊的见解。安逸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航天大国。在我看来,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风起云涌的地缘政治海洋中,中国犹如稳定的灯塔。”有一次安逸在比什凯克参加一个讨论中吉关系的研讨会,有位发言者说“北京离我们虽远,但中国离我们很近”,这让她印象特别深刻。这位发言者一边强调中吉是近邻,一边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中国制造的手机,还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西装。安逸说,那一刻,出席研讨会的人都明白,“我们身边的一切几乎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2008年,安逸和父母来过一次北京,这之前他们在美国生活了10个月,她当时的感觉是北京的高速公路、汽车、建筑工地“看起来就像在美国”。2012年和2016年她又两次来中国,越来越明白为什么爸爸总是说“中国正在迅速发展”。“我亲眼看到中国的变化。无论是新的摩天大楼、新技术,还是在酒店欢迎你的机器人、中国的太空探索,都令人兴奋。”安逸说,中国创造的奇迹背后离不开明智的政府,爱国、勤奋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以及儒家思想带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些使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大国。

在哈萨克斯坦开诊所的伊斯梅尔·道罗夫曾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留学9年。据《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报道,在中国期间,道罗夫作为志愿者帮助社区开展防疫工作,他表示:“尽管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旁观者。”道罗夫完成学业回到家乡开诊所,是想用在中国学习多年的中医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同时也在哈国推广中医诊疗。

塔吉克斯坦科学院欧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马马达齐莫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塔中两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相似的文化和习俗。如过去几个世纪,塔国民众喜欢放风筝,塔中两国经常举办国际风筝节充分印证了两国文化相近之处。他还表示,鲁班工坊项目在塔国顺利实施有助于提高当地青年的专业技能,对于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在马马达齐莫夫看来,受益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塔中两国的祖先自古丝绸之路时期就保持着紧密合作。他表示,如今从研发微型芯片到组建空间站,中国再次展现出技术创新奇迹。

要减少彼此之间的“神秘感”

不过,《环球时报》记者在中亚国家实地采访时也发现,受疫情影响,一些此前学习中文并准备到中国留学的中亚青年改到英美等西方国家留学。采访中,有中亚国家的专家学者还提到,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取得很多进展,让各国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但仍有一些组织在中亚地区暗中活动,蛊惑人心。

此外,中亚还是美俄两大国争夺的重点区域。美国在中亚长期推行“遏俄防中”政策,由于历史和语言等原因俄罗斯对中亚也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吉尔吉斯斯坦事件》周报网站2021年4月发表题为《(美国)如何不费一枪一炮占领一个国家》的文章,揭露了美国如何砸重金在吉着力打造“媒体帝国”。而美国这样做的首要目的就是对抗地缘政治对手俄罗斯和中国,加大反俄和反华宣传。前些年有中亚国家修改土地法时,有西方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借机散布“政府会将土地卖给中国人”之类的谣言。《环球时报》记者近日查询到一个有西方背景的中亚学者在疫情期间进行的民调,除了相对积极的“有55%的受访者认为本国在疫情期间得到中国帮助”外,其他结果基本上都很负面,与客观现实明显不符。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民间交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战略研究所2017年的一项“与邻国关系”的民调显示,65%的受访者希望首先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接受调查的吉国青年普遍认为,“中国是发展经济和确保安全的主要伙伴”,还有17%的受访者表示,应加强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但类似的民意调查相对来说并不多,一些能查到的涉及“中亚民众看中国”或“中国民众看中亚”的民调结果还是六七年前进行的,这导致双方都认为对方还很“神秘”。

安逸建议说,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民间组织应多加强往来与合作,可以涉及的领域有博物馆和图书馆的交流、支持残疾人事业、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讨论公共外交问题等。此外,双方可多支持媒体交流,以及利用好社交网络这一能快速传递信息的渠道。在浙江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阿塔耶娃表示:“我已经来到中国6年,愈发感受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自己身处其中的巨大机遇。我想未来从事的工作能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并且帮助更多中国朋友认识土库曼斯坦、认识中亚。”《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科尔茹姆巴耶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哈中两国以及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友谊只会越来越牢固和深厚。

【环球时报赴乌兹别克斯坦特派记者 谢亚宏 环球时报记者 李强 王雯雯 胡雨薇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孙锋 柳玉鹏】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文建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