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津 2024-06-20 19:55:35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我国网络法治建设起步30周年。”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崧说,为此,国家网信办牵头专门组织力量编撰了《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全面展现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总结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经验,同时也展望了中国网络法治的未来和前景。

王崧介绍,在构建完备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方面,中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截至目前,中国制定出台了网络领域立法150多部;在构建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方面,中国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创新网络法治实施模式;在构建严密的网络法治监督体系方面,中国不断规范和完善对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的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在构建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方面,不断完善党领导依法治网的制度和机制,把党管互联网要求落实到网络法治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好发挥中央网信委的决策统筹作用。

被问及推进信息通信领域的法治建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情况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负责人崔淑田说,第一是健全完善信息通信法规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并参与电信、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工作,加强规章立法,细化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经营、用户权益保护等制度。第二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为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加强信息通信领域执法,纵深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活动,规范校园等重点市场的竞争秩序,持续强化数据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执法,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如何通过法治监管,来促进和规范网络市场健康运行?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介绍,一方面,根据网络市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立法,为网络市场活动定规矩、画方圆。比如,推动制定《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个人开办网店可以将网络虚拟场所作为经营场所进行登记等。另一方面,聚焦网络市场领域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监管执法。近年来,组织开展优化平台协议规则专项行动,指导854家平台企业修改优化协议规则3680项等。

在互联网时代,公众的社交、学习、工作等很多活动都在网络空间进行,随之而来的涉网纠纷也日益增多。对于法院如何应对涉网纠纷、更有效地维护好网络空间的公平正义,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一级高级法官周加海进行了解读。第一,逐渐实现把线下审理搬到线上。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中有三成实现在线立案,一半以上的法律文书是在线送达,方便了人民群众。第二,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裁判,在把握法律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边界、定规则,确保网络不成为法外之地。比如,去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网络侮辱、诽谤犯罪的公诉标准和办案要求。第三,人民法院携手各方,以多种方式有效预防、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溯源治理。通过制发司法建议、发布典型案例、参与网络立法,联动相关部门完善网络治理,努力实现涉网纠纷和违法犯罪的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

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还介绍了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工作:在加强网络正能量建设方面,坚持以法治手段,鼓励和保障网上正能量传播,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加强网络生态治理方面,制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等,近年来先后开展专项行动40余项,清理违法违规信息200多亿条;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持续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检查等;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进行优先保护、特殊保护。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