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人多地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之大计,党中央、国务院向来高度重视。怎么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利用好耕地?怎么才能够充分高效地利用好土地资源呢?
在湖南浏阳市丰裕村,种田“老把式”伍庆良正忙着组织劳力除草疏浚,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对现在耕地土质是赞不绝口。
肥沃的耕作层让伍庆良对水稻丰收充满了信心,不过,很难想象,这片土地已经多年没种过主粮了。上世纪90年代,村办冶炼企业由于环保不达标污染了村里的灌溉水源,企业被关停,经有关部门鉴定,村里近1700亩耕地被划为严格管控类耕地,退出水稻生产。
耕地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土层,其中耕作层由于土壤物质转化快,通透性好,养分含量高,被誉为耕地的“灵魂”。经过专业机构检测,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所占耕地耕作层肥力高,适宜农作物生长,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土壤资源。于是,湖南自然资源部门要求机场的工程方不仅要按照“占一补一”的要求保证补充耕地数量,还要求对耕作层实施剥离再利用。
工程涉及的耕作层土方总量40多万立方米。怎么给这些耕作层“找新家”成了首要任务。经过论证,距离机场20多公里且耕地集中连片的浏阳丰裕村符合要求,当年被荒废的1700亩耕地正好可以用这些厚度约30厘米的耕作层来覆盖改善土质。一边是农田耕作层“虚位以待”,一边是重点项目涉及的优质耕作层要“落地”。一场沃土的“搬家”,就此展开。
2022年2月,这场耕作层“搬家”工程正式开启,与此同时,丰裕村也紧锣密鼓开工,为了让新运来的优质土壤“住”得舒服,当地对村里原有的土地撒生石灰、深翻耕,压实犁底层。
为了消除这样的担忧,当地政府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两次对耕地的土质进行检测。
湖南浏阳市永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曹广:“检测结果显示,农药残留、重金属、酸碱度、无机盐的含量都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以后还会每年检测一次。”
为了进一步打消种植户的顾虑,村里决定先试种400亩油菜,几个月以后,油菜花开,遍地金黄。
试种的油菜获得丰收让种粮大户伍健平吃下定心丸,2023年3月,他与村里签订了10年的种粮协议。
种粮“老把式”伍庆良从外地回乡,加入了种粮队伍。
除了保护好耕地,如何充分节约集约利用好我国城镇中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设用地,也是土地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合肥市包河区的合柴1972文创园,一幢幢年代感十足的红砖厂房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这里拍照、打卡。
这些建筑都是原合肥柴油机厂的老厂房,极具年代感,还有家电故事馆、当代美术馆等城市新地标。不过,就在10年前,这个区域还是一个布局散乱、功能不合理、用地粗放问题非常突出的低效用地。九十年代,因为各种原因,柴油机厂走向衰败,直到2011年,厂子彻底停产,大量土地荒废闲置,周边的道路环境也越来越差。
合肥柴油机厂片区处于城市核心区域,片区总规划占地1500多亩,有闲置厂房、城中村及部分零星闲置土地,形成了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孤岛”。2018年,当地政府决心要盘活这块闲置土地,不过却发现一系列问题:拆迁拆不掉、收储谈不拢、原使用权人退不出、新产业进不来,配套也跟不上。这个区域的土地盘活利用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经过数年的改造利用,合柴1972文创园2023年营收达3.5亿元。通过规划引领、机制创新,合肥市共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04万亩,把104个城中村约3.4万亩用地纳入到改造单元推进实施。如今,全国范围内的更多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正在不断得以改造盘活、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副司长莫晓辉:“去年以来,开展了新一轮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在北京等15个省市的43个城市进行改革探索,主要是从规划统筹、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和基础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促进地方在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方面提供更好的政策的路径和措施。截至目前,已经累计认定了城镇低效用地169.55万亩,启动实施再开发136.15万亩,成效比较明显。”
<img src="https://img.rednet.cn/2024/08-04/6f41626b-76de-43b7-b430-f0e4107efb19.png" _styleapp="width: 837px; height: 469px; "" alt="">
土地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要保护好土地资源,就要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长牙齿”的硬措施牢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同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土地管理,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保耕地、守红线、促集约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来源:央视网
作者:陈诗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