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为什么读作草,鱼为什么读作鱼?这样看似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在许慎文化园可以找到答案。漯河不仅是现代化食品名城,也是中国汉字文化名城,在这里,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共收录10516个字,它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作品,标志着中国文字学的诞生,也让我们看到了汉字的前世今生。
走进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80米长的汉字大道,工作人员介绍,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这寓意着一部汉字发展史,大道上有按照汉字发展的十个阶段精选历代名碑名帖摹刻,一旁的六书石柱由高6米的整块花岗岩巨石剖割而成,上面刻写了许慎归纳总结的六书理论,是探究汉字造字规律的扛鼎之作。
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辨识声读、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园区内的中华辞书博物馆、说文解字文物陈列馆、字圣殿、叔重堂、字形牌坊等讲述着汉字的故事。
在许慎文化园区的汉字密码专区,一座许慎铜像矗立中央,这里通过8个窗口的80幅版面,以《说文解字》小篆字形为桥梁,揭示汉字里的人,身体里的汉字,汉字中的日用物品、汉字中的天地人居,长在植物中的汉字和活在汉字中的动物共7大类1000多个字的起源轨迹,可以说是打开汉字神秘之门的钥匙。
为了真正让文化活起来用起来,漯河推动文创产品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与本土特色文化深度融合。漯河市许慎文化研究保护中心研究联络科科长朱菲辉介绍,他们推出了许多汉字文创产品,“比如说我们的这个字里乾坤的文创笔记本就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我们通过这些文创产品,一方面是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这些创意表达去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起来,我们通过这些文创产品可以感知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温度,让他们在我们新时代仍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许慎文化已成为漯河的文化名片和中原文化之旅的亮点。近些年,漯河多次举办国际性的许慎文化和“说文学”研讨交流活动,在国内外掀起许慎文化研究和传播汉字文明热潮。“为了更好的传承推广许慎文化,我们先后举办了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今年的10月18日至20日,我们也将将举办第五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届时我们的落见许慎数字化场馆以及我们的中原汉砖展示馆也会进行开馆仪式,欢迎大家到时候来我们许慎文化园参观体验。”朱菲辉说。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作者:王发艳
编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