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森林综合可持续开发暨南南合作政策部级研讨班日前在北京举办。来自埃塞俄比亚、格林纳达、伊拉克、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等7国的30名政府官员参加研讨班。各国学员高度肯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交流,共促可持续发展。
研讨班围绕森林经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座谈、参观考察等活动。学员们还赴广西南宁观摩2024年世界林木业大会,实地考察当地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利用,了解生态旅游、特色种植等绿色产业的实践案例。
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这一成就令尼泊尔国家自然保护基金官员巴布・提鲁瓦感慨不已。他说,中国通过人工造林极大增加了森林面积,在森林管理、生态旅游等方面制定了高效的政策,还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回馈当地社区和民众,这一做法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提鲁瓦认为,森林生态旅游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于保护森林、节约水资源、恢复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实行天然林全面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加强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保护和修复天然林资源,逐步提高天然林生态功能。斯里兰卡林业局官员马亨德拉・南达赛纳对这些做法十分赞同,他表示:“树木培育周期长,我们在做规划时需要有一个更加长远的眼光。”
“只有当生态与经济之间取得平衡时,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成功。”埃塞俄比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局长库马拉・杰迈达表示,“中国在森林管理、树种多样性保护、森林虫害控制等方面做得很好,我们希望借鉴中国经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埃塞俄比亚与中国的合作。”
位于广西南宁的高峰林场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重点发展林菌、林笋、林药、林茶等林下经济产业,近3年产值超过1.5亿元人民币,取得林下经济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31项。“林产业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斯里兰卡野生动物和森林保护部官员达米尔・玛拉辛格表示,中国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林业全产业链发展,让林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尼泊尔国家自然保护基金官员桑托什・谢尔昌表示:“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尼泊尔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森林砍伐、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不可能由单一国家独自应对,必须依靠我们的共同承诺和全球合作。”库马拉说,相信本次研讨班分享的宝贵经验将激励各方制定更加可行的可持续森林和草原管理政策,进一步加强合作,把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转化为现实。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8日 03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汪思源 刘文璋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