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搭乘基层服务“专列”,更多青年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编辑:redcloud 2025-02-20 09:42:57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搭乘基层服务“专列”,更多青年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

  开栏的话:

  携梦西行展雄志,激扬青春写华章。越来越多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大地。他们扎根广袤田野,守护绿水青山,点亮山区教育的希望灯塔……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广大青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即日起,新华社开设“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栏目,报道广大青年扎根西部沃土、奋力开拓创新的火热实践,记录他们助力西部大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热血风采,全方位展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新华社记者

  西部地区总面积占全国约72%,人口占全国约27%,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占全国约21%。

  近年来,在西部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过程中,一支支青春的力量不断涌现。搭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专列”,青年群体扎根西部基层,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奋斗书写精彩人生。

  青年的命运始终与时代相连、与祖国共振。如今,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广大青年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用青春的力量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筑梦乡野,带动“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去年夏天,22岁的唐安妨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从一线城市来到陕西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朝阳村驻村工作。不到两个月,她就以助播的身份首次参与了一场直播助农活动,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千余元。

  在农村,随着电商平台加速推广,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许多像唐安妨一样的“新农人”积极探索“土特产”零售新模式,助力“土特产”翻山越海。目前,千阳县积极组织返乡青年等群体推进电商进农村规范化建设,2024年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8799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不少青年开动脑筋,让“土特产”的好收成转化为高收益。

  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大青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两年前,陈继帆从河南一所高校毕业后,通过“三支一扶”计划来到这里工作。他一边协助村党支部争取资源,完善产业发展硬件设施,一边主动请缨,整合身边村民的鲜活故事与网络“热梗”进行旅游讲解。如今,白寺滩村依托2000亩葡萄园,打造了观光采摘、民宿小院、房车露营等多种业态,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还引得周边不少村干部“组团”来“取经”。

  看到游客越来越多,乡亲们的口袋越来越鼓,陈继帆满是自豪感。“现在我已经把自己当成白寺滩村的村民了,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好。”他说。

  2024年生态质量地面监测中,薄文真(左一)和同事正在采集植物样本。(受访者供图)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广大青年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西部筑牢一道道生态屏障。

  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是治理毛乌素沙地的主战场之一。两年前,西部计划志愿者师晶晶来到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加入防沙治沙工作。

  在景迈山布朗公主茶厂,布朗族姑娘叶香在给顾客泡茶。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发掘自然资源优势、释放历史文化魅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青年群体接过接力棒,让过去鲜有人问津的山区变成带动增收的“金山银山”,为西部发展注入活力。

  接续传承不止于此。一批批青年学子扎根西部教育一线,用无私爱心浇灌山区孩子的求知梦,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扇窗。

  2023年9月1日,25岁的沈文洁站上讲台,开始了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的支教生活。然而,非科班出身的她对自己的第一堂课并不满意。

  为了解决“本领恐慌”,沈文洁加紧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学校大部分学生是藏族孩子,汉语基础较弱,她就着重在语文教学上下功夫,通过差异化、进阶式的作业设计,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从人迹罕至的大漠深处,到寒风凛冽的雪域高原,不论多么艰苦的环境,总能看到青春靓影。新征程上,广大青年正以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姿态,踔厉奋发、建功西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来源:新华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