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四个镜头详解“和平使命-2013”中方陆军战斗群兵力远程投送
2013-08-04 19:45:05 字号:

  (和平使命—2013)四个镜头详解中方陆军战斗群兵力远程投送

  新华网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8月4日电(王玉山 李祥辉)北京时间8月3日16时许(当地时间14时许),随着参加“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最后一辆96A坦克顺利开进切巴尔库尔野战兵营,中方参演官兵全部抵达演习预定地域。此次演习的第一阶段,即兵力投送与部署阶段胜利完成。

  从7月27日到8月3日,在长长的列车上,官兵们昼夜兼程5040公里。

  万里风尘,一路向前。以下截取的4个镜头,记录了他们的远征故事。

  镜头一:走出国门

  7月27日18时许,满洲里。中俄边境口岸,镶嵌着巨大国徽的“国门”横跨铁路两侧。高耸的旗杆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搭载着装甲步战车和自行火炮的军用列车,汽笛长鸣,缓缓驶出国门。

  这是“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演中方陆军战斗群铁运第二梯队。该梯队于7月25日从吉林黑水站出发,经过近20个小时的运行,机动900多公里,于26日到达满洲里火车站。经过紧张的换乘换载后,全体官兵和全部重型装备都已顺利就位。

  列车上,官兵们整齐地排列在窗前,身着林地迷彩服,脚穿擦得锃亮的作战靴,腰扎制式武装带,凝视着镶嵌在“国门”上的闪闪国徽,举手敬礼。

  汽笛长鸣,国门渐远。

  第39集团军某炮兵团二营五连中士李春波回到座位上,抓紧学习演习导演部印发的《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外事工作手册》,复习俄罗斯民族风俗和外事活动礼宾安排注意事项等内容。“即将与俄军并肩战斗了,要多学学这些知识,到时好与俄军交流。”

  镜头二:车厢课堂

  军列疾驰在俄罗斯广袤的原野上,大片的森林、草场和湖泊透过车窗映入眼帘。

  7月30日清晨,在第25车厢狭长的过道上,某特种作战团二营四连排长李晓平正带领官兵们轮流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扛人深蹲,有的战士还利用床架作单双杠训练。

  早饭过后,官兵们又分成3个小组开始学习。狙击组正在学习射击学和弹道学知识,机降组正在学习反恐战术手语,伞降突击组正在进行伞降技巧交流。

  虽然是在火车上,但官兵们就像平时在营区一样,有着严格的作息制度。无论起床、出操、整理内务,还是练习俄语、学习外事礼仪、开展专业训练,如无特殊情况,都与在营区无异,依时按点地进行各项训练和学习。

  “我们必须抓住点滴时间进行特战训练,以保持良好的技战术水平,确保在演习中当尖刀、打头阵。”曾赴委内瑞拉参加猎人集训的“尖刀连”指导员王治家这次将带领特战分队,担负起敌后机降、实施斩首行动等多项关键任务。

[NextPage]

  镜头三:共庆“八一”

  8月1日,军列上挂起了红彤彤的中国结。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莓花儿开》……这天,中俄两国军人一同唱起这些脍炙人口、旋律优美的歌曲。

  俄军随车全权代表萨依多夫中校、俄罗斯军列乘务人员与中方参演官兵齐聚一堂,一道举行文艺演出,共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6周年。

  萨依多夫中校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俄罗斯套娃,赠送给中方官兵作为节日礼物;俄方军官在火车过道中每次遇到中国军人时,都会说上一句中文:“节日快乐!”

  镜头四:胜利抵达

  军列缓缓驶入米夏什火车站站台。站台上,3位身着盛装的俄罗斯姑娘,在俄军几名官兵的陪伴下,列队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

  车门依次打开,参演官兵军容严整,迅速在站台列队。

  3位俄罗斯姑娘手捧面包,以俄罗斯传统礼仪,欢迎中方参演官兵。

  随后,列车进入卸载武器装备的专用站台,官兵们不顾旅途劳累,迅速按分工展开卸载工作。

  一辆辆贴有“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演蓝色徽章和五星红旗图案的威武战车,按战斗编组编队,轰鸣着开向切巴尔库尔合同训练场野战兵营,为即将实施的战役演练做最后的准备。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玉山 李祥辉

编辑:何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