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啤酒业年度峰会在北京召开。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申平会上畅谈雪花发展近况。)
(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五大啤酒巨头首次聚首。)
(啤酒业五巨头围绕消费需求、营销策略、盈利水平、竞争格局等主题展开深度对话。)
红网北京4月24日讯(记者 向婉)23日,2014中国啤酒业年度峰会在北京召开,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五大啤酒巨头首次聚首,共同探讨微利时代的生存模式,围绕消费需求、营销策略、盈利水平、竞争格局等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并邀请行业专家对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会上还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十大啤酒品牌,雪花、燕京、青岛、哈尔滨、百威、崂山、雪津、山城、珠江、汉斯十大啤酒品牌获选。
中国啤酒业历经了引入、融合、自主创新和集约化发展的百余年历程,取得了如今啤酒年产销量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的辉煌成就,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依旧白热化的今天,啤酒业在2014年面临新的大考。
(2013年全国各地啤酒产销量情况。制图/酒业家)
据中国酒业协会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啤酒产量完成5061.5万kL,居全球第一,比上年同期增长4.6%,产量净增长222.1万kL,人均占有量为37.2L,与去年比增幅2.8%。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4.2%和28.4%,其次是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各地区啤酒产量相比去年均实现了增长。啤酒产业日趋成熟,如何在啤酒业微利时代谋得先机、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各大企业迫切关注的重点。
差异化竞争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峰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啤酒行业十大畅销品牌,华润雪花以高达1172万吨的年销量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13年雪花啤酒单品牌销量率先突破千万吨,华润雪花继2011年企业销量突破千万吨后,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第一个“双千万吨”企业,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哈尔滨啤酒、金星啤酒、崂山啤酒、百威啤酒、雪津啤酒、珠江啤酒、山城啤酒紧追其后。
由于啤酒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为单一,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不断升级,经营成本压力大,毛利率持续下降,各大啤酒品牌开始谋新出路,寻求差异化竞争在啤酒业达成共识。
自2007年起,为配合“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户外活动,华润雪花推出勇闯天涯啤酒,着力打造年轻、运动市场,同时还开办“中国古建摄影大赛”,打着中国古建文化的概念吸引36至55岁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年客群。“啤酒行业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变化,从产品到消费终端,从竞争格局到消费人群。”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申平表示,雪花在不断摸索着去迎合市场需求。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表示,品牌年轻化是青岛啤酒未来的路线,近几年也通过赞助08奥运会、NBA、CBA等体育营销形式将青岛这个百年品牌打造成时代品牌,并推向国际市场。
坚持走国际路线的百威英博啤酒集团亚太区总裁邓明潇则认为,想要打造高端国际品牌,加上历史、时尚元素会带来一定的加分,创新、精准定位、增强消费者互动和体验均是品牌升级重要元素。
并购扩张 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2013年,最为引人瞩目的行业收购案莫过于华润雪花以53.84亿元成功收购金威啤酒,此外,百威英博收购亚洲啤酒在华四家啤酒公司,嘉士伯要约收购重庆啤酒30.29%股份后,成为绝对控股股东,均引起业内的关注。
(2013年各啤酒集团及单品牌市场份额对比。制图/酒业家)
大集团们的收购步伐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可供收购的优质市场资源越来越少的环境下,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也成为被收购的对象,但投资正逐渐趋于理性。据统计,在2005年至2011年期间,行业每年的新增产能均维持在600万kL以上,2012年降到443万kL,2013年全国合计新增产能仅210万kL,创近几年新低,扩张明显减速。
“成功的收购加上成功的整合,支持着雪花成长,带来了合理产能布局,让雪花知名度快速提升。”曾申平透露,2013年雪花啤酒60%的产量是在收购以后完成的。并购虽然已经不再是扩张最主要的手段,但从扩张的效率来看,并购仍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来源:红网
作者:向婉
编辑:刘仁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