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7月12日电(记者朱虹)今后,高速列车无线输电将成为可能。这是记者从今天在中国科技馆开幕的2014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上获悉的。夏季科学展共展出17项前沿科技成果。其中,由天津工业大学研制的高速列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高速列车提供了极为灵活的无线供电方式,实现了电能的高效传输与利用,而且更加安全可靠。据了解,该技术有望成为高铁列车革命性的供电新模式,对促进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技术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列为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之一。
据介绍,在现代化轨道交通领域,可靠供电是高铁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高铁列车的供电方式采用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网导线的直接滑动接触,这种方式存在受电弓与接触网间的摩擦磨损、振动离线、打弧以及覆冰等恶劣天气造成的断电问题。高铁列车的用电功率可达10MW,随着高铁列车不断提速,必须采用多个受电模块接收电能并进行电能质量管理后才能满足列车运行的需要。
天津工业大学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研究团队以高铁列车采用无线供电方式为终极目标,研究解决受电体相对供电体高速运动情况下所遇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并提供安全电磁环境,从而获得稳定、安全、可靠的无线供电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杨庆新教授说:“我们团队研发的高速列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弓网的滑动磨损、打弧、离线和振动接触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受流质量,为高速列车提供了极为灵活的无线供电方式,实现了电能的高效传输与利用,而且比传统的滑动供电方式更加高效、安全、可靠。”
据了解,无线电能传输指的是电能从电源端到负载端不用电线的传输方式。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移动通信、人体植入器件等方面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朱虹
编辑:何冰